本书以时间为纲,以国家、人物、事件为目,围绕金融这个核心,采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将希腊、罗马、法兰西、西班牙、荷兰、日不落帝国、美国、克洛维、查理一世、约翰?劳、摩根、索罗斯、六一农、郁金香、南海事件、次贷危机等这些牛国、牛人以及牛事一一展现,并紧扣当前“美元量化宽松”、“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等金融热点,读之让人知行获益。 |
美国第二银行之死 第二银行恰好于1836年关门大吉,失去了第二银行,市场上的货币一下子好像消失了。
通货紧缩如期而至。 美国人很快学乖了,1816年,麦迪逊任期尚未坐满,国会就要求总统重建美利坚合众国银行,即“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美国第二银行。 美国第二银行的兴衰同样与华尔街息息相关。 第二银行建立的时候,恰逢美国“运河热”。1820年,伊利运河通航,运河的总花费是700万美元。要知道,50年后美国购买阿拉斯加州才花了720万美元,即使这720万美元还被广大美国人民骂了几十年……
[详细] | |
武力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唯一动力,实际中社会变革也未必要使用暴力,比如英国的光荣革命。无论采取什么方式,这些只是表象,真正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是经济发展,当然也包括金融发展。金融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又有多少人能说得清楚金融这些事儿呢?陈雨露教授和杨栋博士的《世界是部金融史》力求用多数人都能看得懂的语言来阐述金融这个抽象的话题…[详细] |
|
奠定共享的金融文化之基石 |
陈雨露教授的书是一部重要著作,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对金融历史知识和建立共同的金融文化作出贡献,进而使我们一起,为我们未来的共同繁荣奠定必要的、全新的和稳定的金融基础…[详细] |
解析历史
追寻金融的本质 |
金融代表着财富。数十年浸淫于金融教学科研,我们时时有一种感觉:所有貌似复杂的金融学模型.根基都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一颦一笑,说到底,这些模型还是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普通问题。所以,不能以平实语言说明的金融理论,极有可能是伪命题。我们始终有这种愿望,希望能跳出纷繁的数理模型,以平实的语言为大家叙述光怪陆离的金融世界…[详细] |
|
陈雨露教授这本书是—部重要著作,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对金融历史知识解读和建立共同的金融文化作出贡献,进而使我们一起为我们未来的共同繁荣奠定必要的、全新的和稳定的金融基础。 |
——罗卡尔(法国前总理) |
|
在金融危机的硝烟中,世界又一次聚焦华尔街,人民又一次探寻金融的本质。雨露博士另辟蹊径,以恢弘的视野、通俗的笔触,上揽千年,纵观五洲,从金币到纸
币,从飞钞到美
钞,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娓娓叙来,尽悉数到。本书大大加深了我们对金融的理解,丰富了我们的金融历史知识。 |
——朱民(IMF总裁特别顾问) |
|
金融制度的形成绝非偶然。尽管关于金融制度的论著很多,但能以如此宽广的视角为大家讲述金融往事的书却很少。超越金融又回归金融,思路大开大阖,笔法诙谐
生动。要想了解世界金融的前世今生,此书值得—读。 |
——林晨(中国证券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
|
我始终以为金融只是我们这代人的逻辑。开卷读陈老师这部新著,方领略金融数千年沧桑史卷之文明渊源。 |
——曾子墨(凤凰卫视财经主播) |
| |
终南山隐士
发表于2011-03-15 10:26:30 |
这本书讲的是金融历史,但其中的观点让我耳目—新,特别是书里没有刻板的教科书式的说教,却有故事书的趣味。 |
butterdragon 发表于2011-02-17 12:12:58 |
欧洲史挺乱,能够梳理清楚讲的明白就不错了。作者不仅把历史梳理了一遍,还从金融的角度做了梳理,写的也很风趣,挺好看的! |
amu0625
发表于2011-02-15 10:47:07 |
对金融一窍不通的我,一直秉承着文科生的偏执,对经济一概两耳不闻,忽有一天看到此书,发现原来金融史是这样的好玩,没想到枯燥的史在作者的笔下变得如此生动诙谐,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享受到了阅读的快感。 |
|
|
序 楔子 第一章
钱之初,性本善(希腊-罗马) 神坛上的雅典 乱世生银行 雅典死于金融 罗马的债务奴隶
手中有钱,心中无剑 尼禄的诡计 如何才能抢劫老百姓 物价可以控制吗 第二章
迷失的货币(法兰克帝国) 抢无可抢的君士坦丁 西欧蛮族把货币搞丢了 西欧第一帝:克洛维
西欧是真正的小农经济 天平与剑——海盗的经商之路 第三章 暗黑年代(中世纪) 第四章
邻家金融初长成(西班牙、荷兰) 第五章 金融强国术(日不落帝国) 第六章 金融败家术(英法争霸) 第七章
新世界的呼唤(美国的独立) 第八章 黄金世界(美国崛起) 第九章 枪炮与金钱I(一战) 第十章
枪炮与金钱II(二战) 第十一章 冷战就是金融战(冷战时代) 第十二章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金融新世界) 并非尾声(危机年代) 跋 …[详细] |
作 者:陈雨露 |
金融学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财政金融学院院长等职,货币金融战略问题专家。现兼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高级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首届教育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
|
作 者:杨栋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发展研究基金获得者。副研究员,有多年金融从业经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