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养“性”悟“道”
2011-03-17   作者:周锦春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书桌上放着一部洪仔全先生的新作《大机遇:掘金A股万点之旅》,打印的,厚厚的一大本。开卷有益,当然是先睹为快啦!更何况,洪先生是位资深的股界人士,从业17年,从实战中悟出了不少的 “道道”。洪先生在书中纵谈股市“万点之旅”,横论“赢家之道”,条分缕析,屡有真知灼见。他能从草根奋斗到今天的股企CEO,或许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很好的旁证。
  本人虽然也算是股民,但对股市只有个感觉,大都是“跑龙套”或“客串”,更像是个“局外人”。与仔全先生相识甚久,原因也不是炒股,平日相逢,两人谈论投机的话题也常常在股市之外。现在却让我为这本书写点文字,所以也只能谈点股市之外的感想,否则,就是班门弄斧了。
  站在局外来看,股市的直接功能是投资理财,剑走偏锋或许成了投机赌博。这方面,这本书讲得更详细、更全面、更生动,无须我来赘述。在下看来,股市放在世界或人类的全局看,它只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阶段性的一个点;放在人类个体的生活全局或人生全局来看,理财投资功能之外,更多的,我认为它是检验一个人“养性”功夫的场所,也是教会一个人感悟“自然之道”的好途径。
  先说第一点,股市与“养性”的关系。
  中国股市搞了20多年,作为智者的乐园和冒险家的悲欢地,其中的故事可以说数不胜数。因为股市的特性,涨可以使人一夜暴富、腰缠万贯;跌可以使人一贫如洗、四壁皆空。由此而引发的悲欢离合宛如人间活剧,至今不绝。股市涨了赚了的,手舞足蹈者有之,喜形于色者有之,落袋为安者有之,冷静面对者有之,更有甚者,买车、买房、周游世界、不可一世;股市跌了赔了的,唉声叹气者有之,喊爹骂娘者有之,斩仓割肉者有之,灰心丧气者有之,更有甚者,自残、自杀、生闷气、悲欢绝望、一蹶不振。其实,简单地看股市,就是涨跌、赚赔。复杂一点,则关乎某家企业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形势、世界的政治大局等等。不管如何,随着股市的波动,人性中的“七情六欲”自然会流露而出,善恶两面也会表露无遗。正因为如此,炒股更需要修身养性,让人能冷对涨跌盈亏、静思贫富机缘。当然,能不能到达宠辱不惊、心如止水之境,就要看个人炒股的方式和修身养性的程度了。
  在股市中养“性”悟“道”股市里大致有三类人:一是追涨杀跌的,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被套牢状态;二是短线投机的,眼光机遇都好的,钱赚了,人累了,反之,钱亏了,人还是累了;三是价值投资,跟好的企业共同成长,按自己的方法操作,人活得潇洒,钱也赚得不少,自然是大赢家。不管哪类人,其个人的性格、脾气、背景、状况和修养是主导其在股市中决策的主要因素。养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比心态、比韧性、比学识、比胆气,综合起来,就是比修养,比养性的功夫。本来,参不破、看不透股市玄机并不奇怪,但人的学养、修为和悟性却可以帮助自己冷静地、正确地面对股市涨跌带来的生活变化、人生变化。很多股民不懂股市里的操作手法和析市本领,却有着十足的赚钱热情,盲目、眼光短浅,自然经常会适得其反;还有些股民急功近利,有点股市常识却不够系统,大都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很多时候都将结果交给命运和机遇,结果可想而知。相比较而言,价值投资者最理性,也最冷静,心态也能放得平。这一类人,行情看宏观、选股看价值,从选股的标准、建仓出仓的时机、赔赚的点位、忍耐的限度乃至于庄家散户的习性、手法,企业的背景、前景与国家政策的导向等等,尽数纳入其了解、分析的视野。在此情况下,不能说游刃有余,至少很多时候的操作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养性。古人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也就是说,在修身养性之前,还必须了解事物、增长知识、端正态度、顺理而为。能否“齐家、治国、平天下”就看你的修为如何了,自然,学习股市的知识和理论,如读一读洪先生大作这类的书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当然,修身养性的功夫并不囿于股市本身,很多时候,股市外的修养也是非常给力的重要途径。比如中国古代的哲学思维中许多辩证的理念,如否极泰来、阴阳转换、福祸相倚等,对于克服人性中的恐惧、贪婪、急躁都是很好的药方。又如兵法和围棋中战略战术讲究的先后、轻重、缓急的具体操作手法,又何尝不能借鉴呢?
  再说第二点,股市和“悟道”的关系。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自有其规律,股市也不会例外。从现象上看股市:今日直上云霄,牛气冲天;明日一泻千里,熊眼疲惫;或者左右摇摆、上蹿下跳、来回折腾,阴晴不定;或者举步维艰,或者阴跌不止,不知所踪。股市有什么“道”呢?“变易之道”吧。但如何感悟,甚至领悟其“道”,实在是件难之又难的事。看看自有股市以来的一大堆解析理论,让一般人大都会头昏脑胀,比如:股市波浪理论、股市缺口理论、股市黄金分割理论、股市均线理论、股市模型理论、股市时间周期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目的只有一个:破解股市的变易之道。只是自有股市以来,没有哪一个理论是“放之股海而皆准的真理”,因为世界在变、股市也在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几千年过去了,这句话放在股市、放在现世依然光彩夺目。那么,东方呢?中国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易经》。何为“易”?以太极为起点,用阴阳五行八卦演绎而成八八六十四卦,说的都是“变易之道”。因此,在我看来,所有的理论也好、学说也罢,其重要的功能是引导、点拨后学的人们能更好地去领悟世界的“变易之道”。毕竟,能够自成一家之言的理论包括了许许多多智者的体悟在内,不乏真知灼见,是人类智慧的一部分。后来者有幸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定会看得更快、更远、更透彻,或许,这就是人们常常感叹为什么这个世界变化越来越快的原因吧。需要警惕的是,切勿做对着理论照搬照套的模仿者,这样做既误事也误身,更不用说因此而损失了许多白花花的银子了。是以,悟“道”并非是传说中的修炼,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悟“道”也不是学富五车者们的专利,而是每一个尘世中人的生活一部分。悟道的好处,看看从股市搏杀中有着诸多认知的“杨百万们”;看看从一个烧火僧成长为禅宗六祖的惠能,或许就能多多少少理解一些“悟道”的生活意味。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悟道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只是,道有大小、有深浅,殊途而同归罢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个漫天飞舞着钞票的股票世界里讲养性悟道,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似乎如此。细想一下,仅仅从对金钱的态度就会“堵住”一大批人的悟道之旅。只认钱不认人的;只讲钱不讲情的;只想赚不愿赔的;只想赚不会花的,等等,恐怕均属于贪嗔痴一类吧。因此,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念,是股市中养性悟道的必由之路。那金钱到底是什么?是工具,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生活交流的阶段性工具啊!既可益已,亦可助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钱不可,有钱亦非万能。所以,纵横股市,一定要放下“贪嗔痴”,不要痴迷于金钱本身,方可享得人生之乐,方可脱离人生之苦。看看赤贫者依然享乐自然阳光的神情;看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登顶后的慈善言行,或许,我们真的能“放下”一些包袱吧。
  南宋诗人陆游教子侄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同理,股市也只是领悟“变易之道”的途径之一,对于炒股者而言或许是条捷径。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生活中的品茗、围棋、书法等等,皆可为“悟道”的途径、修身的法门,其中蕴含的道理也都能从《易经》中找到其源头。就拿日常生活中简简单单的喝茶来说,“牛饮”解渴而外,更多的功能则在清心、交友、修身。想品得一口好茶,颇为不易。有人说,有好茶直接买来喝就行了,有那么麻烦和玄乎吗?问:茶能直接喝吗?得冲泡或者煲煮吧。其二,何为好茶?别以为仅仅是价贵稀有就行。在此先说说茶的“变易之道”吧。一口好茶的诞生,实在经历了无数变易的关口,比如:种植部分有茶种、土壤、气候、管理、采摘;制茶部分有萎凋、杀青、焙制、发酵、成型;冲泡部分需用火、选水、器具、分量、水温、时间;还有喝茶的氛围、程式、环境等等。每一个选项都有无数个变量,再加上白黄青绿红黑六大类茶的制作方法不同、泡茶方法也不同,还有种茶、制茶、泡茶、喝茶的主体——人的情绪、经验、心理、口感、体质、状态,变数就更大了,应该也是个天文数字。所以,种出好茶,不一定能制出好茶;制出好茶,不一定能泡出好茶;就算是泡出好茶,也喝到好茶,对个体来说,也不一定就是好的,因为有的人身体根本就不适合或者不能喝茶。还有,茶道之文化,几乎融合了儒佛道医,精神、心理的影响又深莫测焉。所以,不管从哪一点出发,均可以有助于对变易之道的感悟和认识。求道之初衷,缘于循理而行,慢慢地或可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吧。
  最后,我想说的是,股市之道是客观存在的,它平等地、平静地面对每一个亲近或接触它的人。至于如何领悟,也许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在下说在股市中“养性”“悟道”或许扯得太远了,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吧。我想,“养性”“悟道”的功夫真的炼到家了,对于悟透人心、人生和世界的变化,包括股票的变化,或许容易得多了。即使不能在其中赚得盆满钵满,至少对于股市的涨跌盈亏能够做到:淡然于胸、从容面对。
  是为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英国“世界读书夜”赠出百万本图书 2011-03-07
· 台湾上班族去年人均读书10.6本 2011-02-16
· “农民读书月”活动在全国陆续展开 2011-01-28
· 郑州首家“读书银行”开张 2011-01-28
· 2011年上半年推荐阅读书目确定 2011-01-24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