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旭:让《货币战争3》飞一会儿
2011-01-19   作者:韩旭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在平安夜一口气看了三部电影。除去已经让人对“《霸王别姬》的导演究竟是谁?”产生强烈怀疑的那一部外,其他两部还都算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在准备提笔给《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写篇书评的时候,我脑海里还满是电影中的画面。
    这也怪不得我,英雄之所见往往略同——麻匪们要抢的是钱,黄四郎守的是钱,鹅城遍地撒的是钱;李香山那套长篇大论、催人泪下的人生感悟也无非是钱多了却发现死神来了以后大脑皮层灰质细胞过于活跃的产物——钱、钱、钱,它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的安定团结、人们的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心里清楚并能讲得清楚,它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中如何草蛇灰线、伏延万里地发挥着作用的,又有几人呢?
    曾在《货币战争》中聚焦美国货币发行权的反复争夺、在《货币战争2》中关注欧洲各国就货币发行权的激烈博弈的宋鸿兵先生,是有着这样独特的视角优势的。这一次,他也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并终于愿意不再仰望星空,而是将目光拉回中国,用金钱的X光去透视中国的历史。
    我们自以为熟悉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贸易,自以为了解北伐战争和“四一二”政变,自以为对于洋务运动的失败和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一清二楚。可是《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告诉我们,你差得还相当远呢。它为我们呈现的,远不是我们打小在教科书中被灌输的、在野史中天马行空发挥想象的、或者在街头巷议中道听途说的关于中外、国共的政治与军事斗争,它为你赤裸裸地呈上金钱的意志、金钱的流向和金钱的威力,为你清晰地描绘出在革命与战争的暴力画面深处,那一条始终存在却鲜为人知的金钱脉络。
    这也是我倾力推荐本书的第一大原因。可以预见,《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里的颠覆、冲击、挑战和结论将对你旧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产生惊涛拍岸之效,多说无益,不如你自己读读看。
    至于第二点,恐怕要从作者提到的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说起。它成立于1932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中央银行。成立之初,仅有5名员工,这些人没有高学历,经过千挑万选后和银行最“沾得上边”的不过是做店员时替老板存取过款。可就是这样一群“金融文盲”,在没有专用纸、设计图、油墨、防伪,不懂金库记账、银行会计、公债发行的情况下,,完成了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的建立。
    每每读到这里,我的脑子都会变成那扇黄四郎家的黑漆大门,升起一个巨大的“问号”和“惊叹号”。惊得是几十年前那一段勇于实践、积累经验、利用规律、科学总结的精彩的货币历史是如此不为人知,叹得是著名金融学者张宇燕说过的那段话,“尽管规模和复杂性有所不同,今天人们谈论的美元霸权、欧元创立与欧元区扩展、金融自由化、货币战争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昔日的边区政府都遇到过、讨论过并漂亮地处理过了。”至于问的是什么?恐怕所有关心资产价格(如房地产、股票、黄金和白银)、社会服务价格(医疗、教育、养老等)和日常生活价格(如CPI)的普通百姓,都有同样的疑问。
    不是每一部电影都需要如一颗射出的子弹那样威力十足、映射现实,一本书也是如此。宋先生的作品就像这枚“忠言”硬币的另一面,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他让我们从红色政权的实践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从老蒋金权天下美梦的破碎中领悟反面的教训,甚至热心地为广大老百姓的投资渠道提供自己的建议。取与不取,在你,但他已尽到了一位国际金融学者的本分。而且我相信,他的“要守卫好中国的金融高边疆”的呼吁,会比一部贺岁电影的表达,飞得更久一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设计师不读书》 2010-11-09
· 第二届三湘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 2010-11-03
· 第十一届深圳读书月举办403项活动 2010-11-01
· 2010首都大学生读书节隆重开幕 2010-10-22
· “尚读”北京青年读书沙龙正式启动 2010-10-1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曹中铭:不要轻信“股神”高论·[思想]郭田勇:货币政策宜紧不宜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