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资产增值跑赢CPI
资深理财师王翔专访
2010-09-08   作者:李春雨  来源:经济参考网综合
 

  王翔,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MBA(国际银行与金融专业);十余年基金公司及上市公司工作经验,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曾任高端个人业务总监,为大量企业家和高端人士提供过投资理财咨询。

  “理财就像开药方。”这个新鲜的比喻来自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MBA的中国资深理财师王翔,要他解释得详细点,他说,“两个病人的症状看似一样,但最后的药方可能完全不同。一味中药原料,有的人千万服不得,有的人吃了却能治病。理财没有绝对真理,每个人都可以见仁见智地挑选其中适合自己的部分。”
  王翔的新书《百万理财计划》不久前出炉,在这本书里,王翔认真仔细地为不同类型的理财者“把脉”。他表示,“只要方法和理念没有问题,赚钱就是个大概率事件。”

  问:现在理财是一个热词,您觉得理财书应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您如何把您的这本书区分于其他理财书呢?您这本书的特点是什么?您期待的读者群是哪些人?您希望读者能从书里得到什么呢?
  王翔:希望这能成为人们的第一本理财书。很多人困惑的是想学理财却不知如何开始,他们的第一本理财书,往往是股票K线定律,或是巴菲特传记,然后觉得理财就是像巴菲特一样炒股。这其实会产生风险。
  理财其实不应该从某项具体投资品开始,而是从大概念和大逻辑开始的。这本书讲的就是理财该如何进行大布局。从自己的实务工作中,我挑选了财富管理中十个最重要的主题,编成十堂课,分别是:理财前的问题、控制风险、优秀投资品的三大特质、资产配置“三部曲”、选你自己的投资品、投资心理战、理财师选择术、把钱传给下一代、中国式理财、什么是财富。
  这本书的特点一是符合中国国情,不是照搬国外蓝本;二是比较务实,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多内容都是在实践工作中得到的;三是让普通人看得懂,没有深奥的理论和术语,通过许多身边故事说明投资的道理。
  “理财”和“发财”是两回事,发财是打江山,需要干事业、冒风险,而理财是守江山,需要稳健和控制风险。这本书是给想稳稳当当理财的人看的,但不是用来发财赚快钱的。
  我在书中也表达了些自己独特的观点,比如:越富越需要保守、30岁以前投资自己,炒股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件事———越勤奋反而收益越小、亏损越大,长期投资并不是绝对的教条……等等。相信读者可以自己从不同章节中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观点。

  问:您在书里也提到了,我们的父辈比较清高,对“赚钱”这件事有点羞于启齿,觉得“俗”。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
  王翔:我们的上一代的遗憾是他们成长的特殊历史时期刚好是财富教育相对缺失的时代,现在的财富观容易出现极端,比如有人觉得俗,但也有更多人单纯拜金。所以书本的最后一章是“什么是财富”,虽然对财富的态度可能没有对错之分,但我试图和大家讨论财富的意义。我汇集了一些有意义的财富态度,毕竟我们要意识到财富不是人生的本质,而只是个实现人生意义的工具而已。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留给对孩子的财富,除了金钱以外,更重要的还包括人生阅历、价值观和人脉。我列举了国内外很多财富传承的例子,比如洛克菲勒、JP摩根或者索罗斯,他们是如何和父母实现互动,得到良好的财富观的。
  孩子顺利继承财富,必须从小培养财商,方法很多,比如:亲身体验、懂得记账、再富不能富孩子、杜绝不劳而获、培养价值观等,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问:什么时候适合开始学习理财的观念和方法?
  王翔:我觉得,学习理财越早越好,最好从儿童开始抓起。我的书里有一章《如何把钱传给下一代》,就是讲怎样从儿童开始教理财观念。洛克斯菲是我最佩服的教孩子理财的人,通过书信和身体力行教会孩子很多理财观念。要教会孩子有记账、定期定额储蓄的习惯。比如说,一个家长在买基金定投的时候,可以适当让孩子参与,让他明白定投这种方式可以用避免现在消费的方式换取将来的收益,让他赚钱,当然有时也可能会亏点钱,他明白了其中的风险,从小就受到理财观念的熏陶,以后在理财上犯大错的概率就会小很多,并且对很多赚钱的机会他也会更敏感一些。
  为什么总说“富不过三代”,书里也有例子。伦敦人甚至“富不过两代”,但约克人可能富过八代十代,就是因为伦敦人没有贵族化的理财教育,虽然他来钱来得快,但是守不住。

    问:这本书名为《百万理财计划——“有产一族”的十堂财富管理课》,请问理财是只针对“有产一族”而言的概念,还是“有产”、“无产”均能从中受益的学问?理财是赚到钱之后才应该考虑的问题吗?
  王翔:理财总的来讲分为两块,一是“开源”,一是“节流”。而大多数人对理财的理解就是“开源”,也就是怎么赚更多的钱。但另一方面,对于资金还不够多的人来讲,可以从节流来考虑。比如有的年轻人完全不用买房可以租房。对于80后的人来讲,现在都到了“奔三”的年龄,我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在30岁之前,人应该主要投资自己而不是投资资产。30岁之前,可能会小有积蓄,但是这个时候可以拿钱去读书,以我自己为例,当我读完MBA回来之后,过了十年,我发现我的收入和原来同层次的同事相比,已经多出了很大的差距,其实这也是一种理财。
  理财也并不是赚到钱之后才能考虑,我认为,无论你现在是有钱还是没钱,都应该有个理财的意识。中国人古往今来都讲究未雨绸缪,所以要先养成好的理财习惯。比如说,有几个人同时赚了钱,他们都去理财,有的人赚了,有的人甚至还亏了,为什么?他们在理财的思路上肯定是不一样的。差别就在于,通过理财赚到更多钱的人,他在赚到钱之前就已经对理财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了。而且,我认为,赚钱的过程也是理财的过程,所以在没赚到钱以前学理财,其实就是帮助自己赚钱了。

  问:在风险管理方面,众所周知“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对于一些资金量比较少的人来说,如何做到风险的分散化?资金少的人应该怎样理财?
  王翔: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因为资金少的时候,分散化交易的成本就会很高。但资金少的人也应该分情况来考虑。不同的人,他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很不一样。比如说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情况,即使他亏光了压力也不会很大,有时候可以尝试去“赌”一把;但另一种情况,同样是资金少,但小孩子即将读大学的情况下,他更多的就应该考虑资金的稳定性,相对地就会回避风险。这比较难一概而论。另外,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情况也不一样。

  问:您对巴菲特做价值投资如何看待?很多散户投资者都会读巴菲特传,您鼓励中国的散户做价值投资吗?
  王翔:对这个问题,我也觉得很矛盾,首先我很钦佩巴菲特,最关键的是,巴菲特投的品种是普通人也投得到的品种,但普通人投这些品种没发财,巴菲特发财了,为什么呢?一是,我觉得他能做到很多“反人性”的行为,比如说在别人恐惧的时候,他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他谨慎。这些说起来很容易,但做到很难。他能够真正做到一些“反人性”的行为,这是特别了不起的。二是,他能坚持。他坚持收集海量的信息和对事物认识的高度。他做投资能坚持,他也能坚持保持一种高度的学习能力。他每天坚持看那几份报纸,别人也看报纸,但是他能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地看下来,这么多的信息量,就能帮助他做一些别人做不了的判断。
  但是同时,我又认为巴菲特的成功在中国不一定能够复制。很多中国人第一本理财书,往往不是讲如何做资产管理的,他看的第一本理财书就是巴菲特的自传、股票K线图,这甚至给人一种幻觉,认为这种事情巴菲特能做成功,我也能。但事实上,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大多数人的人性都是一样的,他们复制不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离市场越近就越容易亏钱,我的书里也讲了,大多数散户都有三大命门。所以,价值投资对散户来说,是有难度的。
  还有,巴菲特为什么能做长期投资呢,其实,做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也不是绝对的,这是有前提的。这个投资的对象本身要有价值,有价值并且你还要能判断得出他的价值,但是真正有几个散户能判断出上市公司的价值的?这个对于投行来说都比较难,就更不用说散户了。要判断出价值,第一你要有专业知识,第二你要有信息来源,第三你要有经验,第四心态也很重要。你不在市场上磨5到10年,心态是不会磨练得很好的。
  我肯定是鼓励价值投资的,但是只是鼓励那些有能力、适合做价值投资的人去做,你个人的能力已经可以准确的对上市公司估值了,能读懂财报,有股市经验,甚至有很多信息来源,那肯定是鼓励去做的。但是,我不鼓励那种一问三不懂的人去做价值投资,到最后又变成赌博了。

  问:您如何看待现在很多人把房地产作为投资品?针对目前的政策,房地产投资应该怎么做?而对于工薪一族,在目前高房价的形势下,例如北京,如果一辈子租房的钱还没有买房贵的话,您的建议是买房还是租房?
  王翔: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的看,首先房地产是可以作为投资品的。第二,它有自身的特点,它是所有投资品里面唯一一个普通人也能用杠杆操作的投资品。而中国的房地产跟国外的又不一样,国外的房地产总是稳定地往上涨,中国的房价有时是井喷式地上涨,这跟我们的历史也有关系。1998年房改以前,所有人都没有房子,房改后大家突然要自己买房了,几代人对房子的需求都一下涌现出来了,如此的价格弹性在国外的教科书里是没有出现过的。
  房地产有一个最大的风险就是杠杆,杠杆是需要控制的,普通人投房地产的比率最好不要太高,像香港以前已经出现过很多反面的例子和教训。房地产它的流动性差,行情好的时候可以买,但是行情差的时候不一定卖得出去。房地产调控后,很多房子挂出去好几个月都没人问。流动性一消失,价格就没意义了。
  所以,我认为房地产可以做,但最好是抱着中长期的态度去做,别想着先出来搏一把,房市调控前就卖掉。因为很多政府官员,专业人士都预测不了未来的走势。比例要适当控制,不要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
  如果说在北京,一辈子租房的钱还没有买房贵这个假设成立的话,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就应该租而不是买。哪怕在发达国家都有很多人是租房而不是买房的,比如德国就是租房率比较高的国家。  
  从投资理财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应该量力而行。如果经济不宽裕,把祖宗三代的钱都搭进去,这样确实也累。但经济宽裕最好还是买,因为买房比租房稳定,不用被动搬家,家庭的稳定感很难用钱去衡量。
  在目前的楼市调控政策下,如果要做房地产投资的话,首先不要跟政策对着干;而且投资是要等机会的,抓住好的投资时机很重要。大多数商品跌的时候买比较好。

  问:目前市场上普遍有着通货膨胀预期,对于风险规避者来讲,要达到使自己的资产增值跑赢CPI增长这个理财目标,您的建议是什么?
  王翔:对于保守投资者来讲,你要控制现金比率和存款类资产的比率。CPI上涨的时候,你做长期存款的比例要减少,别存太多三年期、五年期的定存;现金投资方面,就投相对投资回报高一点的产品,比如说,今年上半年,债券基金表现还不错,应该能够战胜通胀率。
  对于激进的投资者来讲,从长期来看,要战胜通胀率,还是要配置好资产的。比如说,权益类的股票基金。要战胜通胀,股票类资产从长期来看肯定是最好的,虽然短期来看波动会比较大。但实际上,中国的股市从成立到现在,比现在绝望的时候多的是,但是从长期来看,中国股市的收益率真的是很高的,能远远地战胜通胀率。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读书与怀人》 2010-08-23
·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价值投资者的必读书 2010-08-13
· 深圳读书月"全民阅读网"上线 2010-08-11
· 第六届江苏读书节在南京开幕 2010-07-20
· 深圳民间读书会网罗爱书人参与 2010-07-20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央行盯的或许不是CPI·[思想频道]地产已成投资业“鸦片”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