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成功人士皆积极乐观人士,或者说只有转达积极乐观精神的书籍才能辗转于你我之手。
总之看曹仁超的书,能让自己对炒股更积极乐观起来,因为他对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前景是积极乐观的。曹氏三部曲最后一部《论性》终于出版,翻看完毕,里面故事不少,一些是曹氏自己的,大多是他人的,读来很是过瘾。我尤其喜欢他大开大合的下笔气势。
其中一篇“身家一亿最自卑”的文章印象最深。我想,嘲讽穷人也没这么嘲讽的吧,或者说曹氏已到10亿身家,顺带就嘲讽下亿万富翁了。因为他说,只有土包子富豪才处处彰显自己有钱,生怕身边人不知道他有钱,而真正有钱人用不着这样显摆了。
且看,曹仁超怎么论述“身家一亿最自卑”吧。读读,还觉得有点在理呢,就是感觉身家十万我等人士读之有点莫名的愁滋味。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可能藏有一段悲伤的前尘往事,但股票市场从不接受悲欢这一套。投资者请正面思考,压抑自己的负面性格和思维,以正面的姿态示人。
有些人凡事向负面看,例如中央政府推动“家电下乡”、“放心药”下乡,他们慨叹自己没份儿;国家或私人企业的高薪空缺,他们又看得眼红;一场金融海啸,他们更看成世界末日。如你戴着灰色墨镜看世界,整个世界永远都是灰色,何年何月何日都不会有前途;如你带粉红色眼镜看世界,世界时刻看来都美丽。但现实世界既非灰色亦非粉红色。如你经常认为自己没有机会,又怎会找到机会?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三分努力、七分天意”,虽然事情成败70%由上天主宰,但还有30%是可以自己控制的。一个人如不努力,他肯定不会成功;肯努力者,则有30%机会成功。在“肯定不会成功”和“或许会成功”之间如何取舍?是故我们要学习如何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自我增值。
一个人是否富有,亦视乎阁下的主观意愿。1973年我老曹与现已故的香港女首富龚如心曾来往频繁(因为当年华懋集团支持牛奶公司对抗置地公司收购),常听她哭穷。当时我以为她说笑,今天才明白“100万元最有钱,1
000万元最风光,2 000万元开始感觉自己贫穷,拥有一亿元的人最自卑”的道理。
以1973年香港的生活水平来说,如你拥有100万元,日常生活已无忧、吃的穿的什么都不缺,还不是感觉自己最富有么?到阁下赚到1
000万元的时候,可以负担得起买钻饰、名表、名车,更可在友侪间炫耀一番,自然感觉最风光。
不过,当你赚到2
000万元的时候,便可能进而想拥有价值亿元的豪宅、新款的游艇,但身家数千万元实在什么也不够买,感觉上穷得要命。到你真正进身上流社会之后,更会发觉在一众千亿富豪面前,身家刚过亿的你,根本连头也抬不起来,自信心直跌谷底。
1973年的时候,龚如心的身家约40亿港元,相对于她脑海中想收购牛奶公司的计划等,又真的不大够用。龚如心一生俭朴,可能是因为她真的觉得自己很穷。(摘选《论性》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