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改革:尊重自主选择
    2009-09-28    作者:本报记者:方家喜    来源:经济参考报
  G20峰会的召开,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社会一直都在反思现在的汇率制度的缺陷,思考改革的方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艾文耕对记者表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汇率制度正在出现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标志是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日益增加。”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根据2002年的统计,在IMF的186个成员经济体中,实行固定、浮动、中间道路三类汇率安排的国家分别占22%、48%和30%。
  据了解,鉴于金融危机在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的扩散暴露出浮动汇率制度的弊端,欧盟已经提出建立第二个“布雷顿森林体系”。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全球采取浮动汇率制度以来,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且危机在全球的蔓延速度极快。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麦金侬等也在多部著作里指出了浮动汇率的危害,认为浮动汇率体系促使全世界的货币供应量无限制放大,从而导致了通胀的大幅上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费达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选择汇率制度安排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资本管理措施与之相配合,成为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慎重解决的重要课题。”他说,各国汇率制度的变化,也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就是金融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逐步开放金融领域,以促进本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争取更大利益的问题。
  记者采访亚洲的有关专家,多数的意见认为,国际社会对各国的汇率安排不能随意指手画脚,应该给予更多的自主性。他们表示,国际货币汇率制度的近期发展趋势,是由固定汇率安排走向浮动汇率安排,但这个过渡时期会相当长。中长期适宜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向内固外浮的区域弹性汇率安排过渡,同时要加强各国之间的汇率政策协调,稳定在多元储备体制下的国际货币汇率体制。
  国际货币专家北京一致的观点是:除欧元区之外,各国分别实行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依然是现实汇率制度的基本选择。但未来也可能出现与贸易区域化紧密联系的货币区域化安排,即“区域性的弹性汇率制”,区域内汇率相对固定,对外整体浮动,类似现在的欧元区。
  印度中央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顾问纳林德·贾达夫博士表示,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一般希望拥有比较稳定的汇率制度。预计亚洲将在很长时期内由各国保留各自选择汇率盯住程度的自由,并有可能朝建立某种地区性货币框架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有关学者表示,危机之后,应加强主要国家在汇率领域方面的合作,在全球建立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汇率稳定机制。尽管目前尚不具备建立起这种汇率稳定机制的可行性,但起码各国应该加强汇率政策的协商以维持汇率稳定,并避免通过操纵汇率来“以邻为壑”。
  相关稿件
· 中国将调整包括汇率在内经济政策 2009-09-27
· 汇率改革4年折射中国经济诉求之变 2009-07-22
· 央行拟成立汇率司 更好推进未来汇率改革 2008-08-01
· 汇率改革当以不变应万变 2007-07-25
· 温家宝:我国将继续循序渐进推进汇率改革 200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