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债券遭遇减持
    2009-02-06    本报记者:华晔迪    来源:经济参考报

  始自鼠年岁尾的债券市场调整并未因“牛年”的到来而改变:2月2日至4日,上证国债、企债指数继续大幅下挫,成交量迅速放大,基金、证券、保险等市场机构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减持债券资产超千亿元。
  如此种种,引发各方对于债券市场趋势性改变的猜测:机构大手笔抛售债券意味着什么?债券“牛市”是否就此结束?

“香饽饽”变“烫手山芋”

  始自1月12日的债券市场调整已持续了13个交易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从1月12日到2月4日,上证国债、企债指数分别累计下跌约1%和0.83%,其中,国债指数在2月3日大跌0.40%,创下了三年多来的最大跌幅。
  “跌幅之大实属罕见。”在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后,申银万国债券分析师屈庆指出:“正是股票基金等机构对债券的抛售导致了债市大幅下跌。”
  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基金、证券、保险机构不约而同选择减持债券资产。来自中国债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1月末,基金、证券、保险的债券托管量较2008年末分别减少878.02亿元、371亿元和195.54亿元,减幅分别为7.42%、28.66%和1.4%。
  “从成交量上看,基金的抛售行为仍在继续。”中国银行研究员董德志在分析近几日的盘面后指出。
  事实上,基金对于债券持仓量的调整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现端倪。来自中国债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9月以来,基金单月债券托管增量呈持续回落态势,其中,2008年12月份托管增量仅为34.77亿元。
  基金眼中曾经的“香饽饽”缘何变成“烫手山芋”?“有两方面原因。”富国基金分析师张宏波认为,一方面,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债市疯涨导致“继续大幅上涨空间不大”;另一方面,则是股市反弹带来的“跷跷板”效应,大量资金从债市转战股市;“深层次原因则是,市场对于近期经济走势的判断出现了分歧。”

对走势判断出现分歧

  “本轮债市调整幅度远远超过预期,高达约60个基点的长期利率调整幅度已经不能简单地用获利离场的缘由进行解释了。”董德志在接受采访时说。来自中国债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收益率数据表明,1月12日以来,中长期券种收益率普遍上浮30个基点以上,部分中期品种收益率甚至上扬近70个基点。
  董德志认为,市场在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上出现了本质性分歧,即经济是否会很快出现V形反转。这种分歧导致市场利率出现趋势性逆转,基金公司的抛售行为表达出其对经济迅速复苏回暖的肯定态度。
  张宏波表示,“乐观者的主要依据是好于预期的宏观经济数据,以及微观层面经济迹象的变化。”如信贷增长出现“井喷”现象、工业层面显现回暖迹象、广义货币供应量(M2)意外上行、汽车销售数据转好、钢材价格出现回升等,“但目前就作出经济复苏的判断仍为时过早。”
  屈庆也认为,“海外市场持续恶化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国内房地产市场迟迟未见好转等因素不容忽视。”屈庆表示:“信贷能否持续增长、结构能否有效改善、资金能否真正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仍然有待观察。”

债券“牛市”能否再续

  债市持续的大幅下跌引发市场对于债券“牛市”终结的猜测,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债券牛市快到头了,“债市已经透支了太多的降息空间。”
  “目前还不能判断债券‘牛市’就此结束。”屈庆表示,一方面,主要基于海外市场对于出口的负面影响及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经济复苏来的不会那么快;另一方面,通胀率依然在下降,降息空间仍存。
  “还不能判断债市走熊。”银河证券债券研究员王皓雪持有类似观点,信贷和货币增长会影响债市资金变化,“去年年底以及今年1月份信贷和货币供应同比的大幅回升,导致债券投资者的担心和疑虑,引发大量抛盘造成债券价格下跌。”王皓雪认为,每年年初都是银行放贷高峰期,但这种放贷规模很难持续。
  “用‘牛市’形容今年的债市可能有些牵强。但持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董德志指出,“一方面,经济运行有其自身规律,回暖不会很快,不排除GDP增速有继续放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银行资金面当前比较宽裕,对债市形成支撑。债市维持震荡走势的可能性较大。”
  至于本轮债市调整何时结束,屈庆表示,需要等到近期相关金融数据公布后才能作出判断,“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市场的波动将会加大。”

  相关稿件
· 上证所敦促公司债券发行人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2009-02-04
· 中信银行发行中信理财之债券双盈计划1号 2009-02-03
· 我国首个直接融资债券型基金将在浙江诞生 2009-01-22
· 上市商行债券交易利好难马上显现 2009-01-22
· 证监会:上市银行从事债券交易试点启动 20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