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证成为舆论焦点 期待理性而客观的注视
    2007-08-06    本报记者:潘清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价格暴涨暴跌,成交异常活跃。今年6月初以来,伴随沪深股市的起起落落,权证再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权证:助股改突破“瓶颈”

  两年前,起步不久的股权分置改革遭遇难题:一些上市公司股权比较分散,非流通股股东很难支付对价。在这种情况下,告别中国股市多年的权证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自首只股改权证宝钢权证问世之后,数十家上市公司纷纷在股改方案中采取了免费赠送权证的方式,包括万科、深发展、招行、长电等诸多蓝筹企业。统计显示,仅沪市就有17家上市公司发行了21只权证产品。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啸东评价说,股改权证是股权分置改革与金融产品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丰富了对价支付手段,在股改关键阶段推动了股改突破“瓶颈”,使一大批企业得以顺利完成股改。
  宝钢和武钢权证推出时恰逢市场低点,交投清淡。权证推出后,作为当时的市场热点之一,不仅活跃了市场气氛,更为做大做强证券公司提供了新的金融工具。

内在特征决定权证价格波动较大

  目前,上海市场共有8支权证,其中包括4支股改权证和4支分离交易可转债分拆的权证,包括认购、认沽,欧式、美式,证券给付、现金结算等不同类型。截至7月末,上海市场权证成交总额达到2.7万亿元。
  上海证券交易所产品开发部总监陈支左评价说,近期权证出现价格波动较大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权证产品的内在特征决定的。“权证的高杠杆特性决定了它的波动必然远远高于股票,境外成熟市场权证每日价格波动超过100%是很常见的,”陈支左说,如果权证价格变化不能及时反映标的证券的波动,则是市场定价机制出了问题。
  供求失衡也是导致股改权证成为投机热点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股改而生的权证为非流通股大股东免费派送给流通股东的对价,并没有经历一个市场化的发行过程,其总量是固定不变的,缺乏供求平衡机制,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投机炒作的首选。

创设机制:保护更大范围投资者利益

  在关于权证的种种争议中,创设机制是焦点之一。
  所谓创设,是指合格机构(券商)针对某一上市交易权证创造条款、代码完全相同且可上市交易的权证的机制。作为中国利用国际市场权证和期权优势并结合实际情况而进行的一项自主创新,创设机制与境外成熟权证市场的持续发售、自由发行机制一样,对提高权证定价效率有重要意义。当权证价格高估时,可通过创设机制增加供应量,自动平抑价格。
  为使投资者充分知晓创设机制可能带来的价格影响,在股改说明书和权证的上市公告书中,发行人已经就创设对市场进行公告和相关风险提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创设人也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及时披露。
  “所有这些信息披露措施的目标就是让市场充分知晓创设可能带来的影响,起到对投机炒作的震慑作用,”陈支左说,如果没有创设机制,权证价格可能完全脱离其内在价值,最终使盲目跟风的中小投资者遭受更大的损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设机制影响了局部参与者的收益,但保护了更大范围的投资者。”
  而针对“权证创设是无风险套利”的误解,陈支左解释说,创设人需要履行同发行人一样的义务,并为此提供100%的履约担保。另外,权证创设不设立限额,创设的权证无需满足6个月最小存续期等规定,也都是为了保证创设机制能更有效地发挥平衡市场供需、合理定价权证的功能。
  对于重返中国资本市场仅仅两年的权证来说,发展初期遭受种种争议或许难以避免。但作为中国发展衍生品市场的一次有益“演练”,权证期待更深刻的认知和更多理性的目光。

  相关稿件
· 深沪两市认购、认沽权证涨跌互现 2007-08-03
· 上证所通知:权证投资者须签署风险揭示书 2007-07-26
· 19日深沪股市权证价格呈现“跌多升少” 2007-07-20
· 权证创设与市场投机的博弈 2007-07-16
· 沈阳:房管干部违规发放产权证被定罪 200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