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从明年开始,有关CPI的统计方法将作适当调整,居住类、医疗保健类、娱乐教育文化类价格权重将上升,食品类权重将下降。统计部门称,改动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真实情况,让数据更加可信。
问题在于,仅仅是商品权重的调整,统计资料就能彻底让人信服吗?
我国统计部门的资料遭质疑,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拿10月份的CPI来说,腾讯网一项有20万网民参与的调查显示,高达86%的投票者认为CPI数据与他们的消费感受不相符,物价涨幅远不止此。
有人早就指出,现在居住类价格迅猛上升,教育与医疗支出快速增加,社会服务类价格也增长很快,其中不少都没有及时、充分地反映到CPI中。中国社科院研究人员利用自己的计算判断,在过去五年中,CPI通过人为调整的方式,大约被系统低估了7%。一位在房地产界颇有影响力的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的CPI统计指标体系是以1993年为基点的,其后的改革与修改十分微小,以这样一个指标体系来衡量快速发展了近20年的市场经济的价格变化,早就不适应了;近十年来,金融市场价格机制扭曲、金融资源过度滥用、房地产泡沫严重等问题,基本都与这种不合时宜的CPI统计指标体系有关。
应该说,统计部门的改进工作从不间断。国家统计局直属的全国调查系统采取定人、定时、定点的直接调查方式,定期由近3000名专职物价调查员到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农贸市场和商店现场采集价格数据;CPI权数每年都做小调整,每五年做一次大调整。但是,由于信息不透明,很多人并不了解统计部门的计算公式,更不了解诸如构成CPI指数的权数调整情况及依据。曾经有一家权威新闻机构想调查一下某一统计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推算过程,但得到了相关单位的婉拒。这种回避和低调,就更加剧了社会的误解,也加剧了某些人对统计资料的怀疑。
所以,仅有态度是不够的。统计部门很有必要进一步晒晒自己的表格和公式,尽可能全面地把每一个关键数据的来龙去脉告诉人们。比如,3000名专职物价调查员,是否真的到了市场、商店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等企业“汇报”,是否掌握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商品价格变化,是否把最能体现总体面貌的情况采集并汇总起来,都需要有个交代。又比如,全国有13亿人、几千万个家庭,所确定的12万户调查对象是否能体现典型意义,代表规格品的选择、价格调查点的抽选方法、权数数据的来源及计算、价格指数的最后推算方法,是否都能一一在每期的报告里讲述得一清二楚,也都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要知道,唯有这样的披露,才经得起社会的推敲和市场的拷问,才能成为制订政策的依据。
其实不仅统计部门,像财政、税务、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也有必要进一步晒晒财政预决算详单和各种税、费的收支清单,并且力求做到“纤毫毕现”、不留死角。一句话,要透明得就像玻璃缸里养鱼,才能确立政府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