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过剩的流动性过剩流向资本市场
    2006-08-14    陈晓彬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货币信贷投放过多,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政绩观不恰当,用行政手段推动投资。但也不尽然,还如有人所指出的,其背后的经济背景是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也称过剩的流动性(Excess Liquidity)。英国MACDONALD AND EVANS公司出版的《经济与商业辞典》解释说,这是指银行自愿或被迫持有的"流动性"超过健全的银行业准则所要求的通常水平。按笔者浅薄的理解,就是银行里的资金,除留够必要的准备金外,还有剩余的贷不出去。银行的资金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自有资金,绝大部分是吸收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对吸收的存款,银行既要花费日常的管理费用,还要支付利息,只有贷出去才能生息获利。因此当地方上有贷款上项目的冲动时,银行自然愿意玉成。笔者认为,要抑制投资增长和信贷投放,行政原因要靠行政手段治理,而经济原因应该靠经济方法解决,即努力减少过剩的流动性。而减少过剩的流动性,就要为庞大的储蓄寻找出路。
    看看西方国家所走过的路,有些或许对我们能有所启发。工业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人类创造财富的速度,"面对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工业化国家一方面想方设法利用已有的财富去创造更多财富,但同时想办法消耗掉这些财富。从二战后的情况看,他们普遍的做法之一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在这方面,欧洲国家主要靠实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经济增长,但确是使他们得以避免重蹈"大萧条"的覆辙,在较长时期能基本顺利实现再生产过程的最重要原因。上世纪末,中国也提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方针。现在,中央更是强调这一点,并在改革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应该说,这是中国为庞大的储蓄寻找出路的长远之计。但是,目前中国农业人口比重还很高,制造业还不能摆脱廉价劳动力这个基础,短时期内很难指望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出现大幅度提高,从而明显改变居民消费支出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过低的局面。
    除扩大内需外,加强资本输出也是西方国家消耗过剩资本的一个重要方式。"广场会议"之后,累积了大量贸易顺差的日本在资本输出方面最突出。这除因日元升值,令日本人腰包更鼓外,还因为日本当时在很多领域掌握着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即使在工资水平很高的欧美地区投资设厂也能赚钱。中国企业早就提出了"走出去"的口号,但中国企业如果还是靠低成本取胜,自己没有核心技术,"走出去"的路并不平坦。
    同日本、欧洲相比,美国经济规模更大,创造的财富更多,同时也是国际游资进出最频繁的地方。据说,世界上首次的流动性过剩现象就是1931年至1933年在美国出现的。尽管目前流动性过剩已经是一种全球性现象,但在主要西方国家中,美国的国内经济运行情况还是最好的。除上述的刺激消费,资本输出等方式外,美国在利用资本市场化解过多的流动性方面最为突出。美国的资本市场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新投资工具也最多。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上,一般居民的参与程度最高。早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提出"人民资本主义"的口号,除居民直接的证券投资外,由于美国官方提供的社会福利保障远不及欧洲,商业性社会保险事业也比较发达。商业性社会保险所筹集的资金主要也是流向资本市场,而不是靠存银行,吃利息。
    依笔者之见,扩大资本市场规模,吸引更多个人和企业参与资本市场投资,是目前中国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现实选择之一。一次新股发行就能冻结数千亿元资金,不少有闲置资金的上市公司也公开通告,要上新股发行市场去玩"摇呀摇"游戏。人们有了钱,能在资本市场淘金,就不再那么热衷上项目、开工厂了,更不会只存在银行,坐等那点儿利息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