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近日表示,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布局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服务贸易仍长期存在逆差,未来需加快服务业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近年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72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接近155亿美元,同比增长9.2%。截至202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流量和存量的10.9%和6.9%,分别排名全球国家(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位。
“尽管我们国家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投资是同步发展,但是整体来看有80%集中在服务业,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和零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房地产等领域。”盛松成说,在当前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下,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也在转向服务业。盛松成分析称,究其原因,是由于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以及在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下,服务业作为轻资产风险较小的缘故。
不过,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存在逆差,盛松成认为,加快服务业改革开放,有助于改善服务贸易结构,减少逆差,也有助于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效率。尤其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盛松成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为各类企业的生产过程提供服务。批发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直接提供服务,对制造业会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
盛松成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其中高端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尤为突出,数据显示,2004年至今,我国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GDP比重从2.5%增至接近4.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从1.6%增长至3.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占比也从不到1%升至2%以上。“这说明我国高端服务业在不停发展,发展潜力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