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被称为“生命之塔”。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如何让病毒性肝炎防治施策更早、覆盖更广,加速消除肝炎危害?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我国肝炎防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人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常指危害性大、传染性强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亚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林炳亮介绍,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病情容易发展为肝硬化,罹患肝癌的风险较常人高出15至20倍。慢性肝炎往往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疾病负担。
2020年我国1岁至6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为5.86%,1岁至4岁儿童乙肝流行率降低到0.3%……疾控机构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肝炎防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持续加强病毒性肝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2021-2030年)》,明确我国消除丙肝危害的具体目标,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国家医保局通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降低肝炎抗病毒药品价格,提高治疗药物可及性……
“近年来,我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消除肝炎危害。”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暨消除肝炎危害行动大会上介绍,我国通过接种疫苗让数千万儿童免受乙肝危害,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治愈率达95%以上。
肝炎防治仍面临多重挑战
到2030年,病毒性肝炎的新发感染率减少90%,病死率减少65%,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
疾控机构专家表示,我国现有肝炎病毒携带者和肝炎患者存量不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肝炎患者的社会歧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群众肝炎防控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实现2030年消除肝炎病毒的目标任务仍然较重。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编写的《中国肝炎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超过70%的肝硬化、超过80%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有关,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率、治疗率有待提高。对此,有业内专家认为,要实现2030年消除肝炎病毒目标,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慢性肝病三步曲是必须重视的“拦路虎”。
专家呼吁加强筛查、医防融合
减少重症肝病发生,提高诊断率、治疗率是关键。有专家呼吁,要尽快“找到”未发现、未治疗的病人。
“只有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逐步减少肝炎、肝硬化、肝癌发生。”北京友谊医院教授贾继东建议,18岁以上的成人应至少进行一次乙肝筛查,女性每次妊娠时都应筛查,任何年龄的高危人群都应筛查。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尹遵栋表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全程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可有效降低乙肝感染的风险。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基层医疗工作是消除肝炎危害的重要支撑。肝炎筛查阳性后医防融合管理意义重大,各级专业机构和专家应主动加强多学科合作,弥补医防融合缺口。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呼吁,要促进肝炎患者的全病程管理,在慢性肝炎患者等重点人群中开展早期肝癌监测。
据悉,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持续提升防治质量、加强救治救助,包括坚持预防为主,继续做好适龄儿童甲肝、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筑牢免疫屏障;加大检测力度,提高检测发现率,促使患者应治尽治;强化诊疗服务规范化管理,优化诊疗方案,扩大救治覆盖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