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昨为贫困“愁” 今日游人“稠”
——闽北稠岭村变身记
2024-07-30 记者 张华迎 福州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盛夏清晨,走进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外屯乡稠岭村,丝丝凉意扑面而来。近期,稠岭村数十亩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稠岭村地处政和县东部山区,海拔850多米,由于山地多、耕地少,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空巢化现象较为严重。稠岭村党支部书记魏岩荣说:“过去,稠岭交通不便,村民收入低,年轻人找对象都很困难,一度被戏称为‘愁岭’。”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为了脱贫增收,稠岭村跟随周围村庄的步伐,加入到砍树种植香菇的行列。村民张荣炳回忆说,当时村里300多户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香菇,每家少则三四千筒,多则上万筒。

  然而,好景不长。张荣炳说,起初那几年,香菇收益还不错,但随着种香菇的农户日渐增多,香菇产量暴增,价格一年比一年低。“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太多人砍树种香菇,山上的大树几乎被砍光了。”

  树木越来越少,让稠岭人逐渐意识到:一味地“靠山吃山”,只会坐吃山空。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稠岭村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划定生态公益林,优先发展茶、竹产业,把森林保护起来。

  经过20多年封山育林,稠岭村的生态越来越好,先后获得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特色村等多项荣誉。外屯乡党委书记陆海说,护林带来的好生态,让稠岭村“靠山吃山”有了新“吃法”。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不少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办起了民宿,日子越过越红火。

  中午时分,稠岭村“三秋四季”民宿餐厅内饭菜飘香。点菜、洗菜、炒菜、端菜……民宿负责人张水太和服务员们忙得不亦乐乎。张水太说,现在稠岭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每年的7月到10月是稠岭的旅游旺季,最近一段时间生意都比较好,昨天中午我们接待了70多人用餐。”

  随着稠岭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一些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开始返乡就业创业。“看到村子变得这么热闹,就想着回来找点事情做。”村民范妙宝此前在泉州务工,去年,在村干部的鼓励下,他跟着朋友学习做烧烤,开始了他的烧烤摊生意。

  在稠岭村,返乡就业创业的村民不在少数。魏岩荣介绍,最近几年,稠岭村陆续流转了村小闲置校舍、古民居等资源6处,引进创办了“云半间”“素食人家”等特色食宿、休闲娱乐业态15家,带动40多位村民返乡就业创业,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吃上‘旅游饭’,稠岭不再‘愁’。”陆海说,从砍树种菇为生到植树护林为荣,稠岭村实现了从“卖林木”到“卖生态”的华丽转变。2023年,稠岭村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2.1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1万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改革里的创新力——北京经济发展“新脉动”观察

改革里的创新力——北京经济发展“新脉动”观察

连日来,新华社记者在北京调研发现,一个个生动的创新改革图景,串联起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脉动。

·多地买房、租房即可落户,吸引人还需留住人

装备制造老基地里的新故事

装备制造老基地里的新故事

在位于湖北省鄂州市的华工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园葛店园区,一台长30米、重45吨的“大家伙”正被吊起打包出口海外。

·央企牵头多个创新联合体密集成立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