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国汽车业全面转向创新竞争|外资车企在华30年:惟创新者进
2024-05-17 记者 孙仁斌 于也童 刘艺淳 沈阳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编者的话

  今年以来,多家传统跨国汽车巨头纷纷调整目标,放缓电动化进程。然而在以速度为特征的中国汽车市场,外资车企却丝毫不敢懈怠。

  时间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已是中国汽车市场不争的事实。无论是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性价比的提升速度,还是优质车型的供给增速,更或是华为、小米、百度等科技大厂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超预期的进展,种种迹象无不显现出中国汽车市场“唯快不破”的竞争逻辑。在这个速度时代,中国不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同时也是全球汽车技术路线的测试场、全球汽车企业优胜劣汰的试验场。

  在这一场汽车业百年变革中,传统跨国汽车巨头之所以转型慢,是因为要带着整个产业链转型。因而在竞争逻辑已被速度改变的中国市场,外资车企不仅要适应节奏,更要奋力创新突破。从德国宝马集团在华30年的创新实践可以看出,当下的创新不仅仅是要为中国市场个性化定制汽车尺寸和空间,而是将研发体系、制造能力向中国迁移,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共赢,而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以及丰富的人才储备将成为跨国车企加快转型的丰沃土壤。

  在对合资车企深度解析之后,《经济参考报·汽车特刊》“中国汽车业全面转向创新竞争”系列报道本期聚焦外资车企,以德国宝马集团为范本,探索外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转型之道。正如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所言:“中国今日之动向,将决定未来世界之方向。”外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创新探索将对全球汽车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汽车业百年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今年是德国宝马集团在华开展汽车生产业务的第30年。扎根中国30年,宝马集团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从崭露头角,到成为全球最活跃汽车产销国的跃迁。这家老牌车企始终紧抓中国机遇:

  1994年,我国首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发布,首次提出鼓励个人购买汽车。同年,宝马集团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200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400万辆。同一年,中外合资的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在沈阳成立。

  2020年,中国宣布“双碳”目标。这一年,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正式建成投产,华晨宝马在宝马集团内率先实现宝马最先进的第五代动力电池量产。

  2022年,我国放开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不久后,宝马集团在华晨宝马的股权占比由50%提升至75%。

  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已成为推动宝马产品转型升级的动力。30年来,这个老牌外资车企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参与并创造了中国汽车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时代传奇。

  面对中国市场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宝马集团乘“风”而上,锚定大市场、数字化、电动化,紧抓机遇,见证并深度共享中国机会。

  每三辆宝马车就有一辆交付中国市场

  5月8日晚间,辽宁沈阳华晨宝马大东工厂总装线上,一辆磨砂纯灰色创新纯电动BMW i5汽车缓缓驶出,宝蓝色的电子屏幕上,“600万辆”字样闪烁,现场掌声雷动。

  在宝马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而立之年”,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迎来第600万辆整车下线。

  从第10万辆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华晨宝马用了7年;而第500万辆到第600万辆整车下线只用了15个月。

  百万辆整车下线间距不断缩短,背后是宝马不断在华拓展其生产规模,提高本土化能力。

  “中国是宝马的第二个家。”回顾宝马集团扎根中国的历程,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此前表示,中国的市场和创新能力对宝马来说必不可少,“如果没有中国,宝马的发展战略将无法实现。”

  2003年成立之初,华晨宝马采取租用生产线的轻资产投资策略,2010年,感受到中国蓬勃活力的宝马集团开始大举投资。如今,宝马工厂已在沈阳全面开花。

  外资企业能够在中国市场收获佳绩,离不开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中国车市产销量已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出口量去年再创新高。

  30年来,宝马销量不断增加,自2010年以来,宝马沈阳生产基地累计投资已达1050亿元。目前,沈阳已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宝马集团财报显示,2023年,宝马集团向全球客户交付超过37.5万辆纯电动车,同比增长74.2%,其中,向中国市场交付约10万辆纯电动车,占比超过25%。有统计显示,宝马集团每三辆车就有一辆交付中国市场。

  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宝马只投放两款通用车型,但他们很快发现,中国客户对汽车尺寸和空间有独特要求,此后迅速推出长轴距车型,开创了宝马为单一市场个性化定制先河。如今走在路上,各个类型的宝马车一应俱全。

  拥抱中国机遇 驱动全球创新

  走进华晨宝马沈阳研发中心二期扩建项目,这里的19个实验室中,有17个专门用于测试新能源汽车,瞄准新能源目标,宝马集团不断强化本地化新能源汽车全流程开发和验证能力。

  目前,宝马已在中国建设了除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和创新网络,四大创新基地分布在北京、上海、沈阳和南京。

  成立最早的北京研发中心主要负责车辆工程、测试和认证;上海研发中心侧重于数字产品、软件开发以及与当地数字生态系统和创新圈的联系;沈阳研发中心专注于本土电动车开发和国产车型量产后的研发工作。

  “包括沈阳研发中心在内,我们在中国拥有超过3200名研发人员,中国已成为宝马集团在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基地。这些本地创新研发成果不仅应用在新产品开发中,也让我们能不断研究中国客户的需求,从而驱动全球创新。”齐普策说。

  30年间,中国制造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不断创造出更多市场机遇。敏锐洞察市场发展方向,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成为宝马在中国不断获得成功的“密钥”。

  “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加速融合,引领全球产业变革。”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在电动化、数字化赋能下,新的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将加速形成。

  当前,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已上线AI质检系统、AI视觉检测等约100项AI应用。

  在华晨宝马大东工厂,这里的AI质检系统正自动监测冲压车间零部件的生产质量。这些系统不仅能跟踪检验生产线上的每个零件,而且数据分析速度极快,仅需0.01秒就能完成冲压过程单张影像数据资料的分析,确保零部件以最佳状态进入下一道工序。

  宝马集团正全面升级其在华研发力量和制造水平。

  “全新的200亿元投资计划,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宝马集团迈向智能网联汽车(ICV)道路中的核心地位,不仅彰显了过去30年我们在华的成功发展,也表达了我们对未来的坚定信心。”齐普策说,到2026年,宝马集团第一款中国制造的新世代车型将从沈阳生产基地下线。在他看来,这预示着由创新和技术驱动的个人智能出行新时代即将到来。

  “持续性创新是宝马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宝马集团负责生产的董事诺德科沃奇说,“宝马新世代车型具有全新的车辆架构和电力驱动系统,将整合全新工艺和最新技术,是宝马产品和生产体系的一个巨大飞跃。”

  把握绿色发展新契机 坚定合作共赢信心

  在中国加速奔向“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包括宝马集团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把目光瞄准智能出行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齐普策说:“中国今日之动向,将决定未来世界之方向。”

  时刻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动向,敏锐捕捉新的发展机遇,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乘用需求,始终是宝马在华的重要发展策略。

  根据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公布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74.6万辆,其中中国销量达到627.8万辆,占中国新车销售比例的29.8%。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3770万辆,中国占比约60%。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远未饱和,将继续保持比欧洲以及美国市场更快、更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齐普策看来,宝马集团的核心战略是电动化、数字化、循环永续,这与中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非常契合,这为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驱动了整车生产、智能创新研发、汽车产业链等全球相关产业发展。

  宝马集团紧抓“中国机遇”,加速其在绿色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

  2022年6月,投资150亿元的华晨宝马铁西工厂里达厂区正式开业,这家工厂是宝马集团全球第一座以生产新能源汽车为目标而设计的工厂;2023年11月,投资100亿元的华晨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正式封顶,建筑主体全部完工。

  “绿色发展非独行之道,需众人并肩前行。中德两国秉持这一共同信念,绿色发展成为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的新契机。”齐普策说。

  可持续发展是宝马集团企业战略的基石,也是宝马与中国大环境协同发展的又一方向。

  宝马集团视电动化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但其可持续战略远不止电动汽车一个方面。实际上,宝马集团关注的是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从供应链、生产、使用到回收利用缺一不可。

  当前,宝马集团正协同450多家中国供应商和600多家经销商的中国合作伙伴,实现全产业链减碳,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在汽车产业的创新技术应用,并已率先在中国开展绿电生产、实现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搭建电池码溯源管理系统,对电池从生产至报废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追踪。

  “绿色发展是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的新契机。”齐普策说,“此次200亿元的新投资规划不仅再次彰显了我们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深远期待,而且体现了我们与中国合作伙伴持续合作共赢的坚强信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掮客充当“地下招标局长” 某些地方串标形成产业链

掮客充当“地下招标局长” 某些地方串标形成产业链

职业投标掮客和“陪标专业户”等不断出现,有的专门收钱、贿赂特定关系人帮人围标中标。

·“新中式”服装火到“出圈”,“国潮”如何变热潮?

“三大动力”的新动力

“三大动力”的新动力

在哈尔滨,一条以“三大动力”命名的街道妇孺皆知。

·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重器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5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