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24日从国新办发布会获悉,为进一步推动内地金融业的高水平开放,深化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推出六项政策举措。
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这六项举措涉及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资金便利化以及深化金融合作等多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三联通、三便利”。
具体而言,一是将“债券通”项下债券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二是进一步开放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回购业务,支持所有已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参与债券回购,其中包含“债券通”渠道;三是发布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实施细则,拓展和便利大湾区个人投资渠道;四是在大湾区实施港澳居民购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更好满足港澳居民置业需求;五是扩大深港跨境征信合作试点范围,便利深港企业跨境融资;六是深化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为香港和内地居民企业带来更多便利。
债市高水平开放更进一步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23年末,共有1124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有中国债券总量为3.72万亿元人民币,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340%。而在六项政策举措中,有两项和债市高水平开放密切相关。
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1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将“债券通”北向合作(以下简称“北向通”)项下的人民币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
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已经进入境内债券市场的香港银行,可以将其通过北向通持有的境内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抵押给香港金融管理局,用于日间、隔夜等类型的人民币资金,应对短期流动性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首次在离岸市场确立境内债券的担保品功能,有利于促进和提升境外机构持债意愿,进一步增强中国债券市场的吸引力。
渣打香港金融市场部主管曾继志表示,人民币债券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和避险属性,回报率也很稳定,境外投资者一直将其作为重要的配置资产。这项新举措能让海外机构利用债券通持有的优质债券作为香港公开市场操作的质押品,增加债券通债券的使用场景,让债券持有人可以灵活运用债券工具作投资用途的同时,发挥流动性管理的功用。“这是在互换通在2023年开通以后另一项吸引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重要发展,是中国债券作为质押品的里程碑,能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曾继志说。
另一项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开放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回购业务。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公告》)。
根据《公告》,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基本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包括现有框架下的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及参加行、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以及新增的境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和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部联席总监张劲秋表示,债券回购业务的进一步开放一直是境外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从本次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来看,回购业务的参与者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回购业务种类也将更加丰富。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满足更多境外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需求,同时,更丰富的回购产品也有利于投资者更灵活地管理流动性风险,控制资金成本。“我们相信这一最新的开放举措将受到境外投资者的广泛欢迎,这也是中国债市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进展。”张劲秋说。
“跨境理财通”2.0发布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粤港澳大湾区共有67家银行、6.9万名个人投资者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累计办理相关资金跨境汇划金额128亿元。2023年,“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相关资金跨境汇划金额105.9亿元,同比增长3.8倍。
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优化举措落地,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广东省分行、深圳市分行会同内地和港澳金融管理部门修订完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全面回应市场关切。通过优化投资者准入条件、扩大参与机构范围、扩大合格投资产品范围、适当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优化宣传销售安排等,不断提升试点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者多样化需求。
本次《实施细则》优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优化投资者准入条件。调整“南向通”业务的内地投资者参与条件,新增内地投资者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的可选条件,支持更多大湾区居民参与试点。二是扩大参与机构范围。新增证券公司作为试点主体,直接为“南向通”“北向通”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及港澳投资者提供服务。三是扩大合资格产品范围。将内地销售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产品纳入“北向通”合资格产品范围,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由“R1至R3”扩大为“R1至R4”风险等级(不含商品期货基金)。四是适当提高投资者个人额度。将投资者个人额度由100万元提高至300万元,进一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投资者投资需求。五是进一步优化宣传销售安排。细化明确境内销售机构、境内合作机构展业行为规范,引导金融机构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实施细则》修订后,将进一步提升“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便利性,拓展参与主体和产品范围,扩大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更好地支持大湾区打造优质生活圈。
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再深化
据了解,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数字货币研究所与香港金管局于2020年底启动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项目。根据1月24日发布的信息,在前期测试和验证基础上,数字货币研究所与香港金管局将进一步深化试点合作:
具体包括,一是支持更多机构参与试点,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应用条件。在前期参与验证机构的基础上,近期将引入更多参与运营机构及香港本地银行。目前相关机构已基本完成准备,将分批次面向公众提供服务。
二是拓宽服务主体和场景。将进一步便利香港居民开通和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丰富香港居民可使用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功能;探索基于数字人民币的个人小额跨境汇款服务,提升汇款服务效率;发挥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和智能化服务优势,提供更加符合香港居民习惯的产品服务和使用体验。
三是加强两地受理环境建设。按照充分复用现有受理环境资源、降低商户系统改造和投入成本的原则,推进数字人民币和香港本地支付条码互通工作,组织内地与香港本地受理服务机构广泛参与,拓宽香港地区受理商户范围。在跨境电商、交纳学费等重点场景,有序推动两地线上平台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
业内人士表示,数字人民币香港跨境支付试点项目遵循“无损”“合规”“互通”三大原则,实现了数字人民币系统和香港“转数快”快速支付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望提升跨境业务直通式处理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为跨境双边合作提供范本,积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