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乘风聚势 向海图强
——福建依托资源优势 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产业
2023-12-25 记者 周义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福建省海域海上风电资源得天独厚,年平均可利用小时数超过4000小时,位居全国第一,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321万千瓦。

  近日,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投资建设的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下称“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在距离福建兴化湾海域不远的福清市江阴港城区开工建设,计划于2024年整体建成投运。

  开创陆海联试

  东海之滨,机器轰鸣,翻斗车、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打点放线,一片热土建设正忙。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已有陆上风电试验验证能力基础上,不断加强海上风电设备的研究与试验验证能力建设。此次开工的海上风电试验基地,是可再生能源并网全国重点实验室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陆上检测中心和试验风电场两部分,主要功能是开展风电机组全尺寸地面试验六自由度加载、超大容量复杂电网模拟、超长叶片双轴高频加载试验及科学研究。

  据了解,陆上检测中心选址于福建省福清市江阴产业园内,靠近江阴港码头,毗邻三峡风电产业园,主要建设25兆瓦六自由度加载、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和150米级叶片试验平台。试验风电场规划建设6个陆上试验机位和20至40个海上试验机位,首批20个海上试验机位选址于福建省长乐外海区。

  “在没有基地之前,我们海上风电测试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过程,需要把风机立到海上,然后人搬着设备到海上去做测试,测试工况受海风、气象等客观因素影响明显。”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州分院技术运营中心主任薛扬介绍,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技术人员可以把原先在海上的测试搬到厂房里进行,真实可控地模拟各种工况,随时进行各种类型测试,显著提升测试效率和全面性。

  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

  近年来,能源转型深入推进,海上风电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推动近海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设,有利于提升我国风电行业科技创新水平,抢占世界能源技术制高点。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快速发展,海上风电机组进入大容量时代。对于海上风电而言,最重要的是大容量风电机组的研发,而研发机组的必备条件则是符合要求的、能支持大容量风电机组进行型式认证的海上风电试验场。放眼世界范围,为更好支撑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建设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检测基地已成为各国抢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与并网技术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可开展世界上最大容量的风电机组和最长尺寸的叶片试验及目前国际上无法开展的海上风电机组全频率阻抗扫描等试验项目,集仿真分析、运行测试、特性评价和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身,可开展网源友好型风电并网技术研究等多领域国际前沿技术研究,并主导国际标准编制,攻关海上风电关键核心技术,填补我国尚无大功率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的空白。”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部主任方日升说。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设,有利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促进海上风电产业升级。

  今年7月,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北部海域成功并网发电,机组年均生产“绿电”超过6600万千瓦时。

  当前,福建依托优越的海上风力资源,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产业,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引进金风科技、东方电气等多家知名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链企业,形成风机以及主要零配件的全产业链生产格局,全省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年产值100亿元。

  对于正处于蓬勃发展中的海上风电产业而言,海上风电试验基地的开工建设,不仅能为相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关创造良好条件,更将为海上风电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入融合提供宝贵机遇。

  据了解,我国的风电机组产能、叶片产能、齿轮箱产能、发电机产能、固定式基础的产能分别占全球市场的60%、64%、80%、73%、76%。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及服务体系,为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运营单位等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服务。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设,有利于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当前,水、风、光等清洁能源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能源,是支持电力系统率先脱碳的主力军。目前,福建省已形成清洁能源占据半壁江山、全品类电源协同发展的总体格局。

  截至2023年10月底,福建省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5027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62.6%,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321万千瓦。据测算,福建海上风电理论蕴藏量超1.2亿千瓦,随着一批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并网投运,海上风电并网规模还将不断扩大。新型电力系统具有“双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特点,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不断提高。

  “基地建成后,将形成基于地面试验的风电机组并网性能试验与评价体系,并建立相关标准,为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网试验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手段,提升风电机组性能质量和并网友好水平,为大规模风电接入下的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服务清洁能源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福建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项目负责人林俊辉说。

  抢滩万亿蓝海

  发展海上风电,是保障国家与区域能源安全的选择,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抓手。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其中,风电装机3.89亿千瓦,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十四五”期间,我国规划了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北部湾五大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围绕这五大海上风电基地区域,全国大大小小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相继规划建设。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梳理,截至2023年11月底,国内沿海省区市已有约17个大型海上风电产业集群落地。其中,福建漳州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广西北部湾风电零碳产业基地等均打出千亿元年产值目标。再加上部分基地目前已落实的阶段性产值数据,国内海上风电大型产业基地总产值已逼近万亿水平。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分析,全球32个区域市场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预计将在未来10年内增加380吉瓦以上,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各个大陆都有计划大规模发展利用海上风电。而未来10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将更多来自亚太国家。

  我国海上风电近几年批量起步,未来5年将是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变革的关键期,海上风电试验基地承载了国家加快突破海上风电设备关键技术、提升装备制造能力的重要使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智刚在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开工动员大会上表示,此次开工的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对于加快提升我国海上风电基础研究和试验检测能力、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海上风电正迎来新的拐点,在不久的未来,海上风电试验基地的建成投产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更多来自蔚蓝海洋的澎湃动能。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寒潮之下,如何守好百姓“菜篮子”“米袋子”?

寒潮之下,如何守好百姓“菜篮子”“米袋子”?

“菜篮子”“米袋子”关系着千家万户。各地聚焦粮、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扎实做好市场保供工作。

·二手车出口“试点时代”或结束 全面开放前奏吹响

乘风聚势 向海图强

福建省海域海上风电资源得天独厚,年平均可利用小时数超过4000小时,位居全国第一,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321万千瓦。

·铸“链”成“群” 科技创新勇破壁垒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7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