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重塑“三问”
2023-12-22 记者 王存福 夏天 海口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日益提高,汽车产业生态正在全面重塑。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中,新能源汽车如何保持吸引力?如何稳定电池供应链?如何保障驾驶和信息安全?针对这些业界关注的问题,记者在近日举行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进行了深入采访。

  新能源汽车如何保持吸引力?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在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说。

  据统计,今年1月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80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30%,产业进入了全面市场化的拓展新阶段。特别是海南,截至11月,海南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近50%,居全国第一。

  随着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全面市场化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国际产业环境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营商环境。

  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逐渐上升,我国在政策层面对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逐步退坡。受此影响,市场层面担忧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支持力度不再,或将减缓快速跃升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国际能源署首席能源技术官Timur GüL表示,电动汽车激励措施正在逐步取消,但对于车辆本身而言,随着奖励取消,更应强调车辆配置及其配套充电基础设施的提升。

  这一观点与宝马集团副总裁吴燕彦的观点不谋而合。她表示,过去几年行之有效的法规和优惠政策极大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发展。地方新能源优惠政策应保持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使所有新能源车型均可受益,打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这将使企业有序良性地竞争,行业长久健康地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加速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随着渗透率不断提高,最终还需要可靠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消费者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吴燕彦说,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凭借可持续的创新能力、对于软件和硬件快速整合和量产的能力,宝马集团正在数字化和电动化领域强势出击,而中国将是宝马创想和开辟未来的先锋市场。

  补贴持续退坡也确实对部分消费者产生了影响。记者走访发现,部分消费者会赶在补贴截止日期前抢先购置新能源汽车,但也有部分消费者看到补贴减少较多甚至部分补贴直接“归零”,则转而购置燃油车或者搁置车辆购买计划。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防止渗透率下降,通过多种手段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行补贴。以海南为例。海南多次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为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今年9月,海南省财政厅配合海南省工信厅制定出台了《海南省2023-2025年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措施》三年支持计划,按照“政策延续、逐步退坡”的原则,围绕货运、客运、个人及其他领域加快新能源化及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提出了8条支持鼓励措施。11月3日,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五单位联合印发《2023年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申报的通知》,明确海南省2023年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申报有关事项要求,符合相应条件的,运营服务补贴最高可申领3万元,充电费用补贴最高可申领2000元。

  由于各地地方补贴标准不同,导致部分车主选择异地购车、上牌等情况出现。“相较于拖车费,那些地方的补贴实惠得多,现在一些地方对外地车辆或者购车上牌并无很严格的限制。”一位从异地购车、本地上牌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如是说。

  动力电池供应如何跟上?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续航”和“电池”是行业发展绕不开的话题。记者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采访获悉,众多车企通过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布局电池原材料获取和回收业务以及积极对接国际市场合作与规则等策略,以应对电池供应链等挑战。

  “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也是最为完善、技术实力最强的锂电池供应链体系,在整个供应格局上,中国供应了全球近70%至75%的锂电需求。”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李科谈到,过去的五年中,汽车电动化和新能源产业发展驱动了全球锂电市场的高速发展。预计2025年至2030年,全球锂电市场依旧将保持每年25%的增速,到2030年全球需求会突破4T瓦时(太瓦时)的规模。

  与此同时,铬、镍、锂等原材料需求持续上涨,而采矿业因对环境和气候造成影响而受到限制。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国际事务主任梅丽莎·巴巴内尔认为,政府和企业要制定负责任的采矿原则和标准,同时寻找可替代的稀缺矿物资源或加强循环利用。

  目前,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均从管理电池回收入手,制定技术标准和法规引导汽车制造商等企业积极收集和回收利用电池,以提升电池供应链的稳定性。

  据了解,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深蓝汽车合资打造了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关、传播及企业社会责任部向记者透露,大众在电池领域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合作,能满足集团一半以上的电池需求。宝马集团则宣布向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两家合作伙伴授予超过百亿欧元的电芯生产需求合同,还与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现对宝马国产电动车退役动力电池的原材料闭环回收。

  “与上下游合作伙伴携手推动创新的循环经济商业模式也是打造有韧性供应链的重要一环。相较于使用开采初始材料,该材料闭环体系不仅节省资源使用,还进一步有效减少矿产资源开采中70%的碳排放量。目前,已有超过1000吨的动力电池原材料被成功提炼并用于新电池的生产,搭载在国产宝马电动车型上。”吴燕彦说。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认为,混合动力是解决动力电池供应问题的方式之一,“目前电池原材料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变得炙手可热,大家也都在通过装载大功率的电池提升续航里程,导致电池原材料资源越来越紧缺。”因此,丰田汽车同步拓展了纯电动、插电混、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的综合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参会企业普遍认为,目前国内的碳足迹数字化基础比较薄弱,供应链的管理和回收能力也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加强碳足迹相关的数据库资源获取以及国内外的交流互认。

  驾驶和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在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的环岛旅游公路上,一辆辆无人驾驶巴士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的会场间“迎来送往”。参会人士只需触屏开门,在车内屏幕点击目的地即可前往。

  智能网联汽车如何避障?路侧信息如何收集?自动驾驶安全性如何?会场内,与会人士围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展开热烈讨论。目前,全国共建设了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7家车联网先导区、16家双智试点城市。

  大会期间,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能力评估结果正式发布,京冀地区、武汉、长沙、上海等7家测试示范区获评“2023年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综合能力评估领先单位”,14家测试示范区获评“2023年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封闭场地测试能力评估通过单位”。

  什么样的路能够用来试验自动驾驶?“8D魔都”重庆有一套评估方案。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网联汽车中心副主任王戡介绍:“重庆已为93辆自动驾驶主体颁发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通过自动驾驶道路评估办法,对道路的车路云网图基础设施建设、信号覆盖情况做相应的评估,以此判断哪些路可以作为自动驾驶的道路运营和碰撞试验区。”

  随着越来越多搭载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走向市场,消费者对于驾驶行为的监管和安全性更为关心。为此,相关机构研发建设的一套自动驾驶车辆管理系统,可以对车辆实时监管,收集轨迹运行、安全员状态等数据,如果发生事故,可以对事故数据进行溯源、调查和评估。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公维洁坦言,要提高路侧信息收集的可靠性,既需要整车厂提升车辆的功能安全要求,也涉及通信、基础设施、安全部门等多方协调,同时要加强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等不同阶段的技术研发。

  在苏州示范区,全程300余公里的道路已经完成智能网联部署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苏州在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测试、商业化运营的法规层面进行了探索,《苏州市智能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于12月1日正式施行。”先导(苏州)数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佳利说。

  智能网联汽车联盟副秘书长陈桂华透露,上半年国内L2级乘用车渗透率达到43.7%,截至11月份,路侧信息采集道路超过22000公里。

  在研究应用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上,城市车路云服务已经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在北京亦庄,车路云一体化在红绿灯服务、解决道路拥堵等方面发挥作用,正在改善人们驾驶体验和交通服务。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指出,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仍面临车路协同测试碎片化、标准协同不足、数据共享亟待加强、支撑准入测试能力需提升等多重挑战。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接下来仍然需要积极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加强跨行业、跨地域标准协同,构建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体系;深化事故研究,搭建智算平台,探索数据应用;持续打造核心服务能力,探索新服务、新业态,提升测试能力支撑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服务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寒潮之下,如何守好百姓“菜篮子”“米袋子”?

寒潮之下,如何守好百姓“菜篮子”“米袋子”?

“菜篮子”“米袋子”关系着千家万户。各地聚焦粮、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扎实做好市场保供工作。

·二手车出口“试点时代”或结束 全面开放前奏吹响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