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迎峰度冬 增产提效——走访山西能源保供一线
2023-11-02 新华社记者 梁晓飞 许雄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深秋时节,天气转寒。走进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的干燥车间,一股热意扑面而来,3台直径2米多的干燥机缓缓转动,管道内的煤泥经过烘干,进入精煤运输仓,随后装车运出,发往北方港口。

  位于山西大同的塔山煤矿,是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在持续增产保供的背景下,这座矿井的年产能已提升至2500万吨,每天外运的煤炭,能装满8公里长的重载列车车厢。

  “产能释放已接近极限,如何进一步增产增效?我们开始从煤泥上想办法。”塔山煤矿煤质管理部部长贾明说,原煤经过洗选才能变成商品煤,但洗选产生的煤泥水分较高,一方面拉低了商品煤的发热量,另一方面在运输时也容易造成堵卡、冻车等情况。

  利用周边电厂的余热资源,今年塔山煤矿新建了干燥车间。贾明说,煤泥烘干后,水分含量由25%降至16%;掺入精煤后,热值由5060大卡提高至5098大卡。新车间投运后,塔山煤矿的煤泥全部被回收利用,实现了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全国综合能源基地,山西强力推进煤炭增产保供,过去两年每年增产1亿吨以上,占全国总增量的三分之一。今年以来,山西锚定13.65亿吨的产量目标,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持续推进增产保供。

  当前煤炭消费旺季即将来临,不少煤炭企业都在积极备战迎峰度冬。包括煤泥烘干利用在内,一批智能开采、绿色开采、固废综合利用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山西筑牢煤炭“压舱石”的重要助力。

  在位于长治市的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一个停采近两年的采煤工作面内,近日又响起割煤机的轰鸣声,滚滚“乌金”随之涌向地面。

  2021年11月,由于采区上方压覆着一条运煤铁路线,常村煤矿2311工作面只能停采,导致148万吨煤炭资源无法采出。

  “我们打破路径依赖,经过技术攻关,最终研发出一套绿色、安全的充填开采方案,把粉煤灰料浆注入井下,置换出宝贵的煤炭资源。”常村煤矿生产党支部书记高岩亮说,这种绿色开采方式既延长了煤矿寿命,也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科技挖潜的同时,在建和接续矿井建设步伐加快,增强了煤炭保供的后劲。山西省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今年山西新增煤炭产能4800万吨/年。其中,7座建设煤矿转入联合试运转,19座生产煤矿完成产能核增。

  为保障今冬明春电煤外运,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近日完成了为期16天的大秦线秋季集中修。集中修期间,大秦线日运量始终保持在100万吨以上。连日来,电煤运输需求日渐旺盛。在大秦铁路湖东站,每隔13分钟就有一列满载“乌金”的重载列车驶出,一派繁忙的运输景象。

  山西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山西已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63122.99万吨,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101.81%,合同履约率达91.78%,下一步将坚决完成煤炭增产保供任务,继续加强履约监管,确保合同兑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一人网贷 个人信息几十家企业共享——部分网络贷款平台涉嫌侵犯个人隐私现象调查

一人网贷 个人信息几十家企业共享——部分网络贷款平台涉嫌侵犯个人隐私现象调查

部分网贷平台在APP下载、隐私协议签订等环节,大量获取借贷者手机通讯录等隐私信息并“共享”给第三方。

·架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

让传统文化“可知可感”——“天下第一名社”的产业发展路

让传统文化“可知可感”——“天下第一名社”的产业发展路

被称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通过一个小小的亚运观众礼包,呈现出一条体现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之路。

·黄河之畔涌动新动能——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走笔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8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