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守艺人”织出幸福路
——陕西汉中藤编技艺助推乡村振兴
2023-09-12 记者 郑昕 王聿昊 孙正好 西安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串编、缠扣、盘结编花……千回百折间,独一无二的纹路缠绕出返璞归真之美,这就是在陕西汉中市传承千年的藤编技艺。大到茶几,小到扇子,绿色环保、自然典雅的藤编物件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编织出了秦巴山区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之路。

  《汉中地区志》载:“(汉中)境内竹、藤、棕、草资源丰富,手工编织历史悠久。”藤编旧时主要以藤椅、藤包为主,农民就地取材、闲时制作,传承下来的编织花样有上百种,并在发展中不断融合创新。2021年,历经千年传承的汉中藤编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手作之美的背后,是“守艺”之难。20世纪90年代,随着家具的机械化生产和消费者观念的变化,汉中域内藤编发展势头下挫,即便在有着陕西“藤编之乡”美誉的南郑县(今为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也有不少作坊先后歇业。

  “好多人都放下手艺出门打工咯。”如今回忆起那段往事,少年时便学下这门技艺的黄官镇水井村村民、汉中藤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仍十分痛心。想把藤编传下去,就得让一个人的手艺变成一群人的事业。陈良顺于是下定决心,张罗起藤编工坊,自此,南郑的大街小巷时常出现他蹬起自行车驮着藤椅送货的身影。

  凭着做一把扇子也要精益求精的坚持,陈良顺经手的藤编产品重新成为当地风靡的物件,外地订单数也不断走高。2007年,他的家庭工坊升级为专业合作社和公司,成为当地藤编行业的排头兵。如今,公司从业人员已有近两千人,带动了周边村镇200多名留守妇女、老人以及残疾人等弱劳力的就业。

  黄官镇高石坎村村民汤秀梅原来在北京打工,为照顾老人回到老家找到一份藤编的工作。她向记者展示了正在编织的一把藤椅,“像这样的藤椅,编一把就能有100块钱左右的收入,可以在厂房做,也可以在家做。”

  既不耽误农活和照顾老人,还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汤秀梅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

  非遗活起来,产业火起来。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馆长胡婧说,依托秦巴山区生态优势,以藤编为核心的“五编”(藤编、棕编、扇编、竹编、草编)产业如今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产品线不断丰富、设计守正创新,并与非遗保护、研学、文创等实现协同发展,拓展了影响力和美誉度。

  让古老藤编技艺搭上时代快车的,还有互联网思维。陈良顺的儿子陈凌凯在2016年启动了良顺公司的电商业务,那时在汉中做电商还是新鲜事。“起初销量很差,但我们坚信这是打开产品销路的必由之路。我们边学边干,开网店、做直播,销量逐步有了增长。”他说。

  今年前7个月,公司电商渠道的销售额已突破3000万元。“借助互联网的影响力,我们还打开了国际市场,目前产品远销西班牙、丹麦、新加坡等国家。”陈凌凯说。

  目前,汉中市南郑区已发展出家具、装饰、文创3大系列的300多个藤编品种,1200余户群众从事种植、编织、销售、物流、电商等产业环节的工作,户均增收达4万元以上。2022年,南郑区“五编”产品累计销售34万件,其中出口海外4万余件,产值达1.43亿元。

  老手艺激发出的新动能,像一根根不断延展的藤蔓、竹条,串起了乡村的一二三产,也织密了老百姓的幸福网。

  “一把藤椅想要坐着舒服、用得长久,从制作之初就要精心考量,既要贴合人的身形,也要结实轻巧。”看着产业越做越大,陈良顺这位“守艺人”的初心,仍是打好藤编上每一个结的匠心。

  “我自己靠着藤编生活好了,也要把靠这门手艺营生的老百姓都组织到一起,大伙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红火,传统技艺就能一直传下去。”他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虚销“空气粮” 私卖“升溢粮” 假购“增数粮”

虚销“空气粮” 私卖“升溢粮” 假购“增数粮”

粮食购销系统承担着收购、储存、经营国家粮食的重要职责,然而一些粮库“守门人”却变成粮仓的“硕鼠”。

·“草原过牧”的苏尼特右旗“解方”

企业“小”博物馆彰显“大”作为

企业“小”博物馆彰显“大”作为

近年来,武汉多家企业在建设展馆、打造社教活动、激活文化消费市场等领域成效初现,一些场馆甚至成为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地标。

·让“黄金水道”水清岸绿——长江安徽段港口绿色发展调研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