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十六字方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我国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整体上仍有一定差距。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步伐。
世界一流企业的基本特征
世界一流企业通常指那些在较长时期内在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中持续保持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并获得全球行业内一致认可的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具备以下特征:
吉林省长春市是一座“汽车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就坐落于此。红旗、解放等民族品牌和奥迪、大众等合资品牌均在此设厂。每天,下线的汽车源源不断从长春驶向全球。图为7月13日无人机拍摄的晨曦中的一汽红旗创新大厦。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首先是全球产业链环节中的头部企业。世界一流企业基本是全球行业标兵,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在上下游产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伴随全球产业分工和行业分类越来越细,世界一流企业还呈现多样性特征。同时,伴随近年来科技进步步伐加快,资金门槛不断降低,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越来越容易被打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世界一流企业也呈现“单项冠军”层出不穷、头部企业越来越容易被迭代更替的特征。
其次是全球市场占有率较高,且呈现不断上升态势。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现金流的重要来源。世界一流企业的产品在相关产业中更能为全球客户所接受,市场份额较大,在国际市场拥有更多定价权。此外,一流企业还具备通过不断实现产品更新升级,促进产业升级,进而引领全球市场发展的能力。
其三是具备一流的科技及产品研究开发能力。世界一流企业长期在科技前沿领域引领全球产业发展。为了保持这种领先优势,很多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纷纷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或者长期资助国际知名大学、研究院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为自身产品转型和市场开发应用打下基础,并且形成其他企业难以匹敌的知识和技术储备。
其四是具有强大的品牌引领力。世界一流企业以其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其产品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企业同时获得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市场控制力。世界一流企业通过品牌建设,保持竞争优势,不断巩固与强化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地位,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其五是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世界一流企业不仅通过不断创造一流产品、提供一流服务,占领并引领全球市场,获取比其他企业更高的价值增值,而且,还通过自身的发展,为配套企业或同行业企业提供改造供应链、实现产品产业升级的通道,推动全球产业升级。
世界一流企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一是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应对变革与外部竞争所特有的、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和模仿的、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并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资源、技术或能力。世界一流企业是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势企业,是企业不断优化内在机制的必然结果,是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二是供应链控制与持续优化能力。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安全性、稳定性、可控性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重大。全球知名企业都非常重视重要资源、关键技术的并购与控制,关注供应链上下游的安全稳定。由于现代社会产业分工高度细化,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发展,某家企业的产品或技术很可能是另一个产品或多项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中间产品,企业产品及技术在产业链中的“稀缺性”也成为一种关键“资源”,直接影响并决定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三是资源整合能力。在社会分工高度细化的市场环境下,头部企业一般较业内其他企业具备更加雄厚的资产和更大的市场规模,经营更具稳定性和集约性,由此产生的规模效应有助于提升和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为了保持这种地位,这些企业非常重视资源整合能力建设,加强企业经营能力、管理体系和组织竞争力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与组织竞争力。
四是持续创新和转型能力。在产品代际更迭加速的时代,那些无法不断升级换代的产品会快速被其他产品所代替。因此,企业必须具备持续创新及产品转型、战略转型、组织转型、管理模式转型、市场模式转型等全面转型的能力,不断促进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公司治理创新,因时因势调整战略定位、战略规划、推进业务转型,在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中培育长期竞争优势。
五是品牌塑造能力。品牌是一个企业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质量、信誉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体现,能为企业创造稳定的超额效益,集中体现企业的资本实力、市场把握与整合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等综合能力。企业要想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一流企业,必须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形象,承担社会责任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全面塑造其他企业难以匹敌的产业和社会地位。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追求卓越,自主创新,提升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创建知名品牌的过程。品牌既是企业全球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是否是一流企业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
2022年,我国有145家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上榜企业数量全球第一。同时,我国企业也存在产品相对低端化、原始创新成果较少、企业经营效率与效益偏低等短板和不足,反映出企业深层次的一些问题。
一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差距较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治理的核心,产权不明晰或者治理结构不科学会造成企业战略不清和决策失误,战略决策失误是大型企业最大的经营风险。目前,部分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均不同程度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如董事会制度不健全、授权不充分,责权利不统一等,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我国企业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
二是管理不科学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差、管理粗放、管理理论和方法与企业实际相脱节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导致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影响核心竞争力的锻造与提高。
三是自主创新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近年来,我国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屡创新高,但仍未达到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更大。同时,至今仍有部分企业仅仅满足于国内低端市场的横向扩张和技术跟踪模仿,忽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特别是原创性技术研发,导致核心竞争力薄弱,影响产品和产业升级。
四是“大企业病”现象较为普遍。部分企业习惯于低水平横向规模扩张,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导致不同程度地出现治理失灵、体制僵化、反应迟钝、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一些知名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后也因法人治理结构缺陷、路径依赖等问题,不同程度出现“大企业病”。
五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落后,岗位设计不科学,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部分企业广泛存在。有的企业过度强调企业负责人个人的作用,依赖个人能力,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导致企业市场经营大起大落。
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步伐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求广大优质企业加快构建起自主创新、自主发展、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制度体系。
一要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求全面加强企业党的建设,通过建立规则化、法治化的制度体系,在促进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同时,规范企业决策,降低代理成本。同时,要加快健全资本授权经营机制,强化管理者的资本经营责任,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企业稳健经营、科学发展。
二要完善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企业科学管理体系,制定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制度,大力提升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和合规经营制度,保障生产经营高效有序,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同时,要建立分类分级管理制度,防止核心技术、核心资源、核心经营管理方法等关键要素流失。
三要强化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目标之一是明确企业的核心能力,制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从而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要促进企业突出主业,避免盲目、过度多元化扩张。全球500强企业多数是专业化的,以一业为主的行业领袖、行业巨人,少数多元化企业也是专业化经营的成功典范。企业扩张不应只注重规模,更要注意内涵式、技术牵引性扩张,要避免过度低成本扩张导致核心能力下降。此外,还要处理好坚守主业与“一业为主”基础上的多元化、关联多元化、适度多元化经营的关系。
四要加强竞争策略设计。锻造世界一流企业,企业决策层要时刻把握国内外市场趋势变化,加强市场分析和调研,加强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明确自身竞争优势和劣势,确定竞争领域和方案,构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资源的战略策略。
五要健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健全人力资源制度体系,构建企业核心团队成员和核心人才利益关联机制,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要重视企业家的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要避免过分依赖企业家个人能力,以防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风险。
六要健全机制守正创新。企业要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机制,加快构建全球产业链中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建立健全创新机制要求企业不断做强做优主业,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巩固自己的核心专长和优势。同时,要注意防止把既有优势或一时的成功经验固化、神化、教条化,导致产生惰性、迟钝、保守和“路径依赖”,扼杀创新与活力,丧失应变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七要科学设置发展目标指标体系。首先,要制定设计资源、产品、技术的可控性指标,不断优化增强供应链、市场链环节,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其次,要突出价值创造性,制定设计能够不断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的指标,打造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再次,要制定设计促进技术进步、技术储备和产品有序升级的相关指标,不断提升产品和技术的不可替代性和难以模仿性,创造其他企业在短期内无法替代的竞争优势,积累长期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