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日前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2021年回顾与2022年展望》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以境内10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对标6家境外系统重要性银行,系统分析了中国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资产状况、负债情况和资本实力,总结了各家境内外对标金融机构在2021年取得的成绩和未来提升的方向。报告指出,2021年,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整体向好,与此同时,银行业为实体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有效的支持,尤其是普惠金融不论是覆盖面还是精准度都显著提高。
报告指出,2021年,境内银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合计人民币15685亿元,整体增幅14.25%,境内银行拨备前利润整体呈向好趋势,总额合计29472亿元,同比增加1755亿元,整体增幅为6.33%。此外,截至2021年末,境内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人民币2.8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3%,较2020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盈利能力随实体经济稳定增长,增长模式亦继续展现积极变化。”德勤中国银行业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郭新华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银行业为实体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有效的支持。报告显示,境内银行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制造业中期贷款余额和科研技术贷款同比增长近30%,而绿色信贷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长率也分别达到21%和25%。
报告特别指出,自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政策实施以来,境内银行普惠金融贷款显著增长。202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4.9%,其中五家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41.4%。近四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超过25%,贷款利率累计下降超过两个百分点。线上保险、数字信贷等创新产品加快发展,普惠金融覆盖面和精准度显著提高。
具体来看,2021年普惠小微贷款进一步发挥“普”的特性,覆盖面持续扩大,全国有贷户数为3358万户,同比增加近785万户,增幅31%,超过年初设定的增长目标。而普惠金融在实现“普”的同时,向“惠”更进一步。各商业银行当年新发放贷款利率基本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除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以外,其他商业银行2021年新发放贷款利率均低于2020年。
“全国数量众多的农村金融机构多以服务本地小微企业为经营定位,让普惠金融逐步走向‘田间地头’,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农村金融机构普惠金融贡献比例整体较高,也成为农村金融机构助推自身业务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报告还指出。
展望2022年,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任务目前继续以“稳”为主,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普惠金融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重防范风险,牢固底线思维,把握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动态平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未来商业银行需持续关注高速增长下的普惠小微贷款的信用风险,通过提升风险管理理念、优化风险管理模式和数字化风控转型等方式,完善针对普惠小微贷款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