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讨会围绕“大闸蟹养殖、质量监管、物流配送、环境监测”四个焦点展开讨论。
3月11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媒体《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大闸蟹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标准体系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食部主任、巡视员廖晓谦;中国水产学会监事长、研究员赵文武;中国生态农业信息服务研究室主任杨勇;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王淑军;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王震杰;《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社主编刘回春等行业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出席了此次研讨会。蟹状元品牌作为战略合作企业代表受邀参加。中国质量报刊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李本军参加研讨并致辞,《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社社长刘大平主持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围绕“大闸蟹养殖、质量监管、物流配送、环境监测”四个焦点展开讨论。中国水产学会监事长、研究员赵文武就现有市场大闸蟹的品质问题认为:“现在市场普遍流行养大蟹,因为养大蟹更赚钱,但具体品质到底怎么样?怎么决定蟹的品质?其实并不是越大越好,外面大里面空,最终受伤的还是农民和消费者。”
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食部主任、巡视员廖晓谦认为,“现在大闸蟹的标准,江苏有、上海有、安徽好像还没有。实际上这些标准都是有限的,仅仅是对产品,但对产地和过程控制等等都是没有的,包括后面的运输和包装只是提到,但不是特别详细。现在发展的标准很多,涉及的方方面面也很多。我们要抓高质量大闸蟹产品,首先应该抓好标准的实施,这不仅是政府的事情,而是我们每个生产单位、每个区域、每个企业的事情。”
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食部主任、巡视员 廖晓谦
对于这样的现状,企业该如何去做呢?作为战略合作企业代表蟹状元品牌董事长高超表示,“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智能化、营销品牌化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作为蟹产业中的从业人员,我们蟹状元从养殖、产品、商业三个维度着手,致力于打造中国大闸蟹的标杆品牌。我们与各大科技公司共同探索,形成从源头到养殖、从产品到深加工、从物流到服务的数字化农业全链条监管体系。通过数字化管控为产业赋能,提升大闸蟹养殖户的产量、销量、质量,并且提高一定的收益。通过科技化的养殖和标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与会专家、学者、媒体还就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商业运营、产业发展和宣传展开了讨论。如何运用大数据、数字化、区块链等为大闸蟹赋能成为焦点,也就这些问题达成了共识。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文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认为,“大闸蟹养殖的生产、销售需要建立信任。首先在生产端进行数字赋能,比如溯源、育种、饲养,保证饲养的水质,各个方面的食品检测,采用计算机的图像识别、二维码,或者是一些水质、空气、环境的监测设备对河蟹养殖进行身份识别,消费者也就可以信任生产流程;消费端同样进行数字赋能,比如我们的整个运输从哪里到哪里可以追踪,是在什么环境下进行储存的,会不会引起坏死等等。要形成全产业链、全链条,要把这些东西深入到企业的骨髓中去,都是非常有前瞻性、非常有意义的”。
上海蟹状元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超
高超认为,作为企业应该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更多地实现社会价值。“大闸蟹行业是拥有无限蓝图的行业,也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需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推动大闸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仅仅靠一家企业自身的标准是很难影响整个行业的。我们希望能够一套更专业、更高级的行业标准,可以从质量监管、养殖技术、消费者权益方方面面完善,为中国大闸蟹行业树立统一的标准体系。作为中国生鲜礼品行业的领军品牌,蟹状元一直致力于成为中国数字化农业产业链的先锋企业,相信蟹状元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努力再努力,打造蟹状元品牌,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实事,加快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激发城乡消费,为未来乡村振兴注入产业活水。”
在研讨会上,高超向广大消费者郑重承诺:“在坚持标准化、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逐步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同时也赋予给我们更多的责任。标准化是基础,只有建立统一的标准才能实现优养优产优销,带动蟹农提高市场竞争力,我们,讲以身作则,坚持品牌,更讲究标准,为消费者和好螃蟹带来一个美好的‘蟹逅’”。
《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社社长 刘大平
《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社社长刘大平表示:研讨会正值2022年“两会”圆满落下帷幕,又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之际,是消费者和市场监管部门最重要的日子。利用这一契机组织召开中国大闸蟹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标准体系建设研讨会,也是为了落实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营造安心的消费环境。研讨会将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为中国大闸蟹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建言献策,进一步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