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地处黄海之滨的江苏盐城,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成熟的绿色产业体系和潜力巨大的碳汇空间,聚力“双碳”目标,践行“两山”理念,坚决落实“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定位,做美经济、生态“双面绣”,为“美丽中国”增添一片绚丽多彩的风景。
做好“风光”文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十三五”时期,盐城能耗增量仅为省定增量控制目标的79.38%,单位GDP能耗下降18.9%,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斌介绍,盐城作为江苏省“风光”资源最为优越的城市,大力实施“风电与光电立体布局、开发与制造联动发展”战略,招引新能源领域龙头领军企业,拉长新兴产业链条,嵌入世界产业分工,挖掘生态资源价值,支撑高质量发展。
(海上风电)
目前,盐城有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100多家,形成东台、大丰、射阳、阜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大新能源重点板块,基本覆盖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科创研发、配套运维等产业环节。
为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产业发展,盐城提出两个“2000”目标,即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新能源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全力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国际绿色能源之城和国家新能源创新示范城市。
放大世遗效应,系统提升碳汇能力
实现“双碳”,既要做好碳源排放“减法”,也要做好碳汇能力“加法”。
盐城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2018年以来,该市累计完成片林近50万亩,加快建设千里海堤防护林带和万亩新林场,推动更多的盐碱荒滩成为碳汇空间。2021年,盐城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转型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湿地“森林”)
湿地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碳汇。2019年7月,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盐城积极探索黄海湿地遗产保护管理新路径,努力恢复鸟类栖息地的生态功能,保护鸟类迁徙通道,取得显著成效。
2017年起,盐城连续五届举办滨海湿地研讨会。2022年1月,全球滨海论坛举办,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嘉宾汇聚盐城,围绕“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主题形成了一系列滨海保护的全球共识。
倡导低碳生活,充分释放生态红利
“双碳”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盐城持续改善水、空气、土壤环境,做好生态“大文章”,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投放数千辆公共自行车,新建城市健身步道,大力引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教育,让绿色生活成为盐城人追求的新时尚。
(健身步道)
周斌表示,下一步,盐城将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双碳”工作要求,积极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深度变革,加强系统谋划,研究制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达峰行动方案和路径,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努力打造碳达峰碳中和的盐城模式,争做全省样板示范。(朱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