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山东涉农贷款比重、有贷户数增长何以“双超30%”
2022-02-16 记者 贾云鹏 济南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由于涉农主体融资需求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不确定性大,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的局面长期存在。在这种背景下,2021年山东省涉农贷款实现了新突破:涉农贷款余额达3.24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超30%;有贷户数同比增长高达32.8%。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日前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山东省涉农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081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农户贷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4.8%,分别高于全省全部贷款增速4.8个和1.4个百分点,均跑赢了全部贷款增速。

  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去年山东涉农贷款增势良好,尤其是余额占比、有贷户数同比增长这两个指标表现突出,均达到了30%以上,这说明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这既与山东持续完善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金融供给体系密切相关,也是山东最大程度释放政策聚合效应的结果。

  政策聚合方面,山东多个相关部门出台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金融农担融合支持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等多项政策举措,引导金融资源下乡,提高涉农主体金融可得性。去年7月1日起施行的《山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也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依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鼓励其在业务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提供信贷支持。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用好用足货币政策红利,去年全年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超1800亿元,通过第三方质押模式、强化央行内部(企业)评级等举措,实现了对251家地方法人银行再贷款支持的全覆盖,激励金融机构加大产业振兴信贷支持,扩大直达涉农主体优惠利率贷款规模。去年末山东省“央行资金产业振兴贷”余额达到1418亿元,较年初增加973亿元,获贷主体增加了17万户。

  针对涉农主体缺抵押、少信用的现实,山东还构建农政银担保精准合作机制,通过“抵押质押+中介担保+风险补偿+保险增信”等多重方式,实现“农户能贷、银行敢放”,促进涉农信贷供给。山东省农担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山东省新增农业信贷担保贷款8.3万户、530亿元,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同比增长104%,担保放大倍数13.6,均居全国首位。

  在强力政策引导下,山东不少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服务优化等方面进展明显,“农耕贷”“惠农e贷”“家庭农场贷”“新型职业农民贷”等专属贷款产品助力涉农贷款实现增量扩面,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金融供给体系得到持续完善。去年山东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1371.5亿元,支持主体7.1万户,其中首贷户3.2万户。

  山东省农信联社是山东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已形成五大系列59款乡村振兴信贷产品体系。山东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孙开连说,截至去年底,山东全省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8613.2亿元,较年初增加近600亿元,凸显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提高涉农主体建档面和授信覆盖率,是解决农户抵押物少、缺担保的有效途径。山东在全省推广以金融科技为支撑、以文明信用创评为基础、以普惠金融为目标的“无感授信”利民惠农服务模式,实现了普惠金融“广覆盖”。如青州农商银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完成了783个村庄的授信工作,其中100个示范村中可贷农户授信覆盖面达到100%。截至2021年末,已累计为34.37万居民授信196亿元,人均授信额度5.7万元,约占全市适龄授信人口的72%。

  山东还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强农村金融供给。临沂市是全国首批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在创建一年多时间里,就在涉农抵质押物创新、特色农业保险发展、涉农信息共享共用等方面推出了一批改革举措。“去年临沂市涉农贷款余额3119.7亿元,新增涉农贷款比重达到了39.1%,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40.79%;赔付支出4.58亿元,同比增长24.08%。”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坤道说。

  不仅如此,临沂市还搭建起集“金融服务+信用服务+数据服务”于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综合信息平台,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和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全市已有75家机构在平台上线360个金融产品,累计对接发放贷款35939笔、金额141.07亿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盲盒热”滋生乱象 过度营销须整治

“盲盒热”滋生乱象 过度营销须整治

“万物皆可盲盒”。当下,购买、分享盲盒成为青少年群体的消费新风潮,但过度的“盲盒热”也引发过度消费、商品溢价、攀比浪费等乱象,商家利用的正是青少年群体的猎奇心理。

·从“小不点”到专精特新“小巨人”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成稳增长底气

改革举措添动力 头雁效应激活力

改革举措添动力 头雁效应激活力

2020年4月启动的“科改示范行动”是继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国资国企“综改试验”后又一国企改革专项工程。

·中国诚通:优布局调结构激发国资运营新活力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