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上海闵行加快现代化主城区建设步伐
2021年GDP预计超过2800亿元 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2022-01-20 记者 钟源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21年闵行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增长明显。过去五年,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2021年预计超过2800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2021年达到331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全市前列。

  未来五年,是闵行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期,闵行将紧紧依靠国家战略,找准发展定位,在国家战略指引下谋篇布局、顺势而为,在国家战略赋能下攻坚突破、实现跨越。

 

剑川路940号大零号湾科创大厦

 

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规划设计发布会暨上海工业智能中心开工仪式现场

 

  蓝图已绘就,迈上新征程。1月11日上午,上海市闵行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闵行区委党校开幕。据悉,2021年闵行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增长明显。过去五年,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2021年预计超过2800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2021年达到331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全市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比例达10%。

  未来五年,是闵行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期,闵行将基本建成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的现代化主城区。闵行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闵行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叠加承载区,也处于各种政策红利多重赋能的发展机遇期。闵行必须紧紧依靠国家战略,找准闵行发展定位,在国家战略指引下谋篇布局、顺势而为,在国家战略赋能下攻坚突破、实现跨越。

  过去五年,闵行区政府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在践行国家使命中彰显闵行担当;着力激发创新活力,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全区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着力提升城区功能品质,认真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持续深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之年,是闵行区新一届政府履职开局、接力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正逢闵行建区三十周年。”闵行区区长陈华文表示,2022年闵行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城市,以强化“四大功能”(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发展“五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为主攻方向,持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现代化主城区建设,确保新一届政府开好局、起好步。

  新一届政府工作要顺应大势、凝聚共识,坚持国家战略牵引,融入开放发展新格局;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实现城区功能新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立足‘四个放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要求,坚持以共同的奋斗目标聚人心、聚合力,把全部精力聚焦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上来,聚焦到实现经济发展提速、城市品质提升、民生服务提质上来,聚焦到加快形成‘北部先行、中部崛起、南部振兴、东部开发’的发展格局上来,奏响众志成城、团结奋进的‘主旋律’,跑出经济发展的‘加速度’,按下城市品质提升的‘快进键’、做好服务群众的‘暖心事’。”1月14日,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在闭幕会上表示。

  双轮驱动 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

  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积极布局新赛道,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今年闵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提高区域发展能级。今后,闵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持续发展壮大市场主体。

  在业内专家看来,首要任务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打响“投资闵行月月签”活动品牌,围绕“五型经济”和重点产业,广泛吸引总部机构、龙头企业及高端产业项目落地。如何才能做到“引得来,养得出,抱得牢”?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用感情留商、以服务稳商,将优化营商环境成果落到企业身上,及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制造业是闵行的立区之本、优势之源,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闵行在建设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背景下,落实国家和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以莘庄工业区为例,作为闵行先进制造业的承载地,莘庄工业区承担着制造业强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职责。“十三五”期间,园区累计引进合同外资12.81亿美元,累计实到外资5.6亿美元,新增内资注册资金302亿元。目前,园区实地经营企业1600余家,其中外资企业550家、世界500强企业54家、外资地区总部19家、研发机构87家。

  “目前在我们园区内分布着80个‘园中园’。对于‘园中园’企业,工业区因势利导、创新发展思路,寻找产业园区新旧动能转化的快速通道,着力盘活资源、内优外拓,对内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进行转型升级,向高质量、高产能企业倾斜,对外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高效协作的联动机制。”对此,莘庄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公司董事长曲峥表示,未来五年,是莘庄工业区发展的黄金机遇期,“5+1”产业布局与国家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导向十分契合。莘庄工业区发展的关键是打造新的竞争力,创造新的增长点,在转型升级中释放新的活力。

  闵行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围绕“五型经济”和重点产业,广泛吸引总部机构、龙头企业及高端产业项目落地。那闵行该如何分解落实,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去做呢?区政协委员、上海松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松江给出了自己建议:首先要看能够拿什么来吸引“五型经济”实体到闵行落户,企业最切身的感受来源于如何为他们提供服务、如何为他们进行辅导、如何为他们排忧解难,只有拥有适合创新型经济体系的发展土壤、丰富的人力资源、完善的配套设施,才能吸引企业总部迁来闵行,最终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在此基础上,还要树立起必胜的信念,逐步建立一套吸引“五型经济”入驻闵行的体系,从能吸引过来,到留得下来,再到发展起来,形成良性循环。

  多措并举 要大手笔也要绣花功

  经过近7个月的闭园改造,位于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水生园已于2022年元旦以崭新的面貌对市民开放。这也意味着这个3.5平方公里“小而美”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率先创建零碳示范园区之路上,再添一张绿色生态王牌。这只是一个“缩影”,随着近期大零号湾创新创业集聚区内横泾港景观工程的完工,一条科创水街已初现雏形,它将城市功能渗透进滨水空间,将打造出科创、文化、生活相融合的水岸空间,大力提升环高校周边区域功能品质。

  新年伊始,闵行的重点项目建设呈加快态势。2022年第一个工作日,“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成果正式发布,上海工业智能中心项目(智能中心)打桩开工。据悉,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是上海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拥有全球示范效应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和人才聚集高地。

  今年闵行区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要打响“大零号湾”科创品牌,推动“校区、园区、社区”深度融合发展。据了解,未来五年,“大零号湾”开放共享、融合发展的科创街区将基本建成,科创载体将达到100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将莘庄定位为主城副中心之一。作为上海的西南门户、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区行政中心所在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莘庄具备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基本条件。“十四五”期间,莘庄将牢牢把握建设主城副中心的机遇,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打造卓越全球城市的宜居宜业副中心。

  对于闵行的在建项目,陈宇剑1月11日在回应莘庄城市副中心建设时指出,莘庄已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但还需深入谋划,谋定快动,加快实施,持续发力。城市副中心建设既要有挥洒榜书的大手笔,又要有练就小楷的绣花功,城市更新与城市新建兼顾,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并举,积极打造闵行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

  在大手笔方面,聚焦交通设施和文体公共设施建设,积极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七莘路沪闵路下穿隧道,分流过境交通,使莘庄南北更为畅通;在春申湖四岛建设既有地标性又有社会效益的公共文化设施,使之成为城市核心功能区;用好莘庄商务区楼宇资源,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提升企业经济贡献度;在友东路片区建设以研发为主的城市科技园区。

  在绣花功方面,实施老旧小区、老街、小路更新改造,释放更多公共空间,增加更多公共服务,营造更美的“绿化+文化”街区环境。充分利用河道资源,实现线上贯通、对岸相连,让河面成为公共服务空间。把党群服务站(家门口服务站)建设和居(村)委会办公条件改善结合起来,实现开放式办公、面对面服务,增设党建服务、平安管理、健康服务、文化服务、公共事业缴费等功能,使居民不出小区就能办理常办事项。

 

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效果图

 

  当场解困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近日,陈宇剑走访了位于莘庄镇的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孙洪军一边介绍企业发展的喜人态势,一边倾诉关于“人”的几重烦恼。

  由于研发人员不断“扩容”,首先带来的烦恼是办公空间连连“告急”。

  “对于好项目,不能让‘企业等地’,而是要让‘地等企业’。”陈宇剑马上向区经委主任询问项目供地情况,在了解到企业已看中旁边一块36亩的地,而该地块存在一定动迁难度后,他立刻打电话给莘庄镇相关负责人,提出该项目由区委督办,莘庄镇牵头全力推进,要求把进度时间表一一列出来,确保在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这个项目对整个片区有带动作用,重点工作不能按部就班”。

  听到这些话,企业负责人喜出望外,又“一鼓作气”提出了关于“人”的另外几个难题:“新引进人才落户难,希望政府部门增加更多的特殊通道落户名额。”“高端人才入职时无法同步解决落户问题,其子女很难到上海优质学校就读。”“公司每年要招几百名员工,现有职工公寓马上住不下了……”企业负责人把难题一一道出。

  针对企业的诉求,陈宇剑逐一询问具体“卡”在哪儿,并通过现场办公和远程连线进行“会诊”,再精准“开方”。“政府部门的服务,一要有针对性,二要有高效率,要让企业能有实实在在的感受度。”陈宇剑说,“为企业纾困解难,关键是要建好机制和平台,尽可能少‘发点球’,这样才会更规范、更高效”。

  人才服务和保障是企业相对集中的一项难题和诉求。记者了解到,闵行将发布系列政策,从人才认定、队伍建设、人才服务等方面,努力让人才“无忧创业、无忧工作、无忧生活”。闵行还将集中推出14个区级人才公寓项目共计10826套公寓,并对青年创新人才每人每月提供1000元公寓住房补贴。

  这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近年来,闵行积极打造开放新高地,多举措促进外资功能性机构在该区的集聚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数据显示,闵行2021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七家,累计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53家。

  日前,闵行在城市推介大会上发布《2022闵行区投资环境评估报告》,这是自2017年以来,普华永道第四次为闵行编写投资环境评估报告。4.0版报告整体呈现出闵行四大亮点:一是新思路,以“‘双碳’引领、数字赋能”为主题发展;二是新特征,从“五座城”(实力之城、繁荣之城、品质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展现闵行未来发展全景图;三是新举措,以提升核心优势、深化产城融合为发展主线;四是新活力,通过开放包容的服务型政府吸引企业投资闵行。

  (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一头热一头凉” 部分高科技产品遭遇市场困境

“一头热一头凉” 部分高科技产品遭遇市场困境

调研发现,一些高新企业的高科技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大受欢迎,但在国内市场上却表现不佳甚至屡屡碰壁。

·国产机器人成长快速“堵点”待解

央企一揽子举措力保2022年“稳中求进”

央企一揽子举措力保2022年“稳中求进”

近期多家央企相继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划定2022年改革发展重点。

·业绩连续三年高增长 中粮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