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在京召开《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发布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能力提升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燕华出席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总主编潘家华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共同进行了教材发布。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主持。
高培勇从“问题导向”“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强调了《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的教学价值,他认为教材定位遵循了生态文明的范式,凸显了气候变化学科的经济学特性,构建了系统的有中国特色的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体系,其成果将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丰富与拓展的作用。本套教材体现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在要求,符合全球目前以净零碳为导向的气候变化治理新格局,希望成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的新起点与新标志。
刘燕华指出,研究气候变化经济学对中国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套教材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为导向,呈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中国逻辑,把中国方案融入全球发展进程,在建立中国话语权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潘家华提到,为加强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登峰计划支持下,《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编纂提上日程,并形成了目前的成果。教材学科交叉性强,并且有理论、有方法、有政策、有案例,既可作用于培训,也可用于教学,还可用于科普。将为我国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相关专业人才培育、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作为出版方代表,赵剑英在介绍教材时指出:“《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是一套开创性的、原创性的、前沿性的教材,更是一套既具实用性也富有学术价值的教材。中国率先推出一套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现实需求、助力学科建设的《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具有重要意义。”
《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执行副主编禹湘介绍,《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邀请来自全国近5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位作者共同编写。包括《气候变化经济学导论》《减缓气候变化经济学》《适应气候变化经济学》《全球气候治理》《碳排放核算方法学》《气候金融》《贸易与气候变化》《碳市场经济学》《低碳城市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共9本252万字的成果。该套教材以经济学的概念、理论、方法阐释了气候变化问题及其在经济、金融、贸易、生产、消费、城市、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的特点和机理。
在由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主持的气候变化经济学教学圆桌研讨环节,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范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国俊等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系列教材的理论体系和教学价值,并围绕“气候变化经济学教学”主题作出了精彩发言。
张希良认为用“中国特色、国际范式”来概括教材的学科特色恰如其分;范英称教材打破了经济学和相关科学原有学科体系的框条,体现出多学科交叉以及与实践深度结合等特色。郑新业认为教材涵盖了前沿知识图谱,构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将为国内能源经济、低碳经济方面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李国俊评价说,本套教材是结合中国实际、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与中国学科体系的学术产物。
随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主持,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副司长陆新明、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大地、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徐华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高世楫围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能力提升”主题进行了研讨。
陆新明认为教材涉及的碳市场、碳金融和激励约束政策等内容从学科角度具体阐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周大地表示,气候变化经济学从现在已经起步,有了框架,今后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给出更有说服力的答案;徐华清表示,教材的出版对于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决策能力必起到很大帮助;高世楫认为本套教材对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知识、掌握气候经济学基本方法、了解案例及国际治理动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全社会输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公共产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