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届(海门)乡村振兴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和海门同步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和南通市海门区乡村振兴局担任会议指导,由中南集团主办,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中国开发区协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北京健康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关村数字经济联盟、中关村现代服务业产业联盟协办。
论坛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并在线上直播。五十余位来自科研院校、政府部门和业界的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了论坛,同时有超过五十万名观众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参与了本次会议。
共谋乡村振兴新思路搭建新协同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导、研究员娄峰主持本次会议。论坛上,南通市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指出,十九大以来,海门紧扣乡村振兴构建“2+3+N”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南集团通过“以企带村”“村企联建”模式创造了实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中南村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导、研究员李富强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科技部原秘书长、国务院参事、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石定寰认为,全面振兴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能源的绿色转型,二是重视创新,通过创新驱动,把创新资源引导到乡村振兴主导产业上来,三是人才的培养,四是政府主导,建立适应乡村振兴的发展体系,经济体系,扶持中小型乡村企业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顾伟忠指出,中南建设探索村企联建,从规划、党建、产业、民生、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全面推进中南村乡村振兴。
本次论坛上还举办了“乡村振兴协同创新平台”揭牌仪式,聚合文化、科技、农业、教育、党建等领域资源跨界合作协同创新。
圆桌对话 共话乡村振兴实践经验
本次论坛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举行了圆桌对话。圆桌嘉宾结合中南村模式的实践,围绕金融、乡村创意、农业、城镇化和实业发展等领域如何赋能乡村振兴,针对如何因地制宜,破除难点堵点表达了看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指出,在全面开启现代化征程中“三农”问题尤为重要,同时,县城区域要从政策上支撑就业人才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诉求,吸引更多人才回流振兴乡村。
南开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联储证券董事兼首席经济学家李全认为,资本市场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龙头企业跨越式成长,可能会对乡村振兴的推动起到实质性作用。财经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范毅强调中南村未来创新和文化传承。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洋洋表示,脱贫是外部输入型经济,振兴则是摆脱人口空心化和经济输血型结构的内生动力,供给侧改革一方面靠科技赋能生产效率提升,另外一方面靠文化植入和品牌溢价。
此外,海门区委副书记、区委党校校长徐加明认为,产业振兴要选好特色产业,围绕“农业+”,形成“产加销”一体经营、“农文旅”有机结合的农业全产业链、主导产业带动关联产业的辐射式产业体系,海门最近正在围绕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编制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规划,打造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样板区。中南村党委书记、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表示,乡村振兴要集聚资源,以一产、三产为主,二产为辅,解决好现代农业、高效农业,三产服务到乡村,切实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