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专家人才在为村民培训蔬菜种植技术。重庆市人社局 供图
如何为乡村振兴持续导入人才,是基层亟待解答的一道“考题”。自2019年起,重庆探索组建新型专家服务团,通过“一团火”的集中式服务与“满天星”的分散式长期服务相结合,形成“订单式+项目化”的运行体系,使专家成为活跃在基层一线的智囊团,“点对点”服务于乡村振兴,有效支撑了本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也为后续乡村引才引智蹚出一条新路。
破解人才匮乏难题 创新专家服务机制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尤其需要专家人才。“但过去一直存在专家人才‘难下乡’问题,基层优势产业发展找不到专家,专家服务基层也没有渠道,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势在必行。”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局长黎勇表示,2019年起重庆人社部门探索打造以项目化、订单式运行的专家服务团机制,致力于找到解决乡村人才困境的“秘钥”。
专家服务乡村,重在发挥其智力优势。为此,重庆致力于为乡村振兴一线输入“头部人才”。专家服务团领衔专家由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市级专家担任,领衔专家自选团队成员,形成多层次、多元化、跨学科的团队模式。在服务形式上,过去专家到基层服务往往较为“短平快”,尤其对中长周期产业发展支撑不足,重庆则力促专家服务团由集中式服务变为分散式长期服务,“点对点”提供支持。
“目前,专家服务团已形成较为成熟的‘项目化’运行模式,由基层发布需求订单,专家团队根据专业方向‘揭榜’,实现精准匹配;并由领衔专家组队,开展‘组团式’服务。”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专业技术处处长易君说,迄今重庆已累计组织699名专家,组建起101个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奔赴35个区县开展产业技术保障等工作。
为使专家服务团规范化运行,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还专门制定《重庆市专家服务团基层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针对基层实际需求,从订单发布、揭榜接单、项目立项、服务管理、服务评估等方面,完全实现“项目化”管理。
“专家要上岗服务必须公开竞争,考核完全由被帮扶单位来评定,确保了这一机制真正发挥实效。”易君说。
打造政策闭环,激发专家服务积极性,是重庆专家服务团机制运行的关键。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建立了完善的政策配套:为每个专家服务团配套5万至20万元经费,主要用于差旅费等支出,切实解决专家人才的后顾之忧;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对参与基层服务的专家人才予以倾斜;考核优秀的专家服务团可优先参与后续的“揭榜”,继续服务基层。
技术赋能产业发展 带动本土人才培养
几年前,在开州区紫水乡,由返乡大学生创办的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吸纳了3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是当地有名的扶贫车间。但因缺乏人才与技术,保鲜问题长期无法解决,产品只能在附近区域销售,公司发展遭遇瓶颈。
2019年,这家企业经向当地人力社保部门申报后,人社部门积极介入,引导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屠大伟团队及时入驻帮扶,通过改善高温灭菌技术将“紫水豆干”保质期延长至60天,助其拓展销售半径,并帮助建立食品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体系,由此其销售收入两年内实现翻番。
“如果不是借助专家服务团,我们这类小企业很难得到行业权威专家的支持,也很难实现规范化生产经营。”该公司总经理牟韦说。
像这家食品企业一样,一大批乡村产业项目从专家服务中受益,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并成为助推当地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与“样板间”。据统计,在专家服务团指导下,重庆各地已累计建立茶园、果园、中药材等示范基地150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近4.7万亩,并打造了城口鸡鸣贡茶、万州古红桔等一批知名品牌。
在技术支撑之外,专家服务团还注重培养本土人才,累计培训超过6000人次,“传帮带”作用凸显。北碚区柳荫镇永兴村发展桃李等产业,专家服务团自选苗环节即介入指导,带领30多名村民掌握果树种植技术。“从过去靠天吃饭,到现在技术傍身,我们发展产业更有信心。”永兴村村支书韩联均说。
“组团式”服务机制还注重在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领域全面帮扶,筑牢乡村振兴基石。在永川区石松村,专家服务团协助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为该村设计申请的两个商标注册获批;在渝北区金刚村,专家带来秸秆树盘覆盖新技术,并应用智能化农机设备,打造新型生态智慧果园,助推农旅融合发展。
“通过建立乡村引才引智新通道,两年多来,上百个专家服务团、近700名专家人才扎根重庆乡村基层,不断为重点优势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提供支撑,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打下产业和人才等方面的坚实基础。”黎勇说。
受惠的还不仅仅是被帮扶的一方。多位专家告诉记者,原先由于平台与渠道较为缺乏,专家人才以技术赋能乡村产业发展遭遇阻滞。现如今,依托专家服务团,则能真正发挥技术优势,使得研究成果切实惠及乡村百姓,专家人才在助力乡村振兴中也倍感自豪。同时,借助于深入乡村产业一线,依托大量的生产场景,相关技术及成果得到验证并迭代、成熟,这对于研究活动也大有裨益。
强化公共服务帮扶 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专家服务团帮扶机制实施两年来,在助力重庆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随着乡村振兴大幕拉开,广大乡村地区对教育、医疗、文化、规划等公共服务要求持续提升。
“为此,专家服务团已组织重庆城区知名小学及幼儿园对口帮扶城口、巫溪等偏远地区学校,并已取得实效,”易君说,“下一步将持续强化公共服务类帮扶,并在乡村规划等方面组织专家开展服务。”
同时,针对目前重庆部分地区存在的产业发展同质化、基层发展思路不清等问题,重庆人社部门则计划进一步突出以专家服务团为主体发布产业或技术清单,由基层来“揭榜”的模式,把新技术、新产业、新理念持续输出到乡村地区。
为更好地开展专家服务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基层干部、专家人才等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首先,乡村产业发展尤其是一些种养殖项目周期较长,专家服务团机制宜长期运行,并在具体项目上酌情延长服务期限。
其次,在服务范围上“由点及面”,从服务企业或项目转向服务行业及地区。牟韦说,当前专家开展服务主要针对单个企业或项目,可依托行业协会、基层政府等作为桥梁,推动专家人才针对行业普遍技术难点等开展技术指导,提升服务效能。
最后,整合其他政府部门项目资源,形成助推乡村振兴的合力。重庆市农技总站副站长熊伟建议,宜整合科技、农业农村等部门的项目资金等资源,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多位专家也认为,专家服务团要联合各方力量,开展重点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带动人员返乡创业、推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