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北京金融法院探路金融法治新范本
2021-08-11   记者 张莫 吴文诩 实习生 唐思远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8月10日,北京金融法院发布《关于为北京“两区”建设中金融领域改革创新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若干举措》(下称《若干举措》),为金融领域改革创新提供司法服务保障。

  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北京金融法院共立案1343件,标的额超亿元的案件189件,受理的民商事案件中,不少直接关系金融秩序规范和金融风险防范。《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北京金融法院实地采访中也了解到,在近5个月的时间中,北京金融法院创新金融审判体制机制,积极构建金融法治协同机制,为维护金融安全稳定、防范金融风险探索了更多模式。

  发布若干举措支持“两区”建设

  据北京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慧永介绍,《若干举措》分为5个部分,共20个条文,聚焦北京“两区”(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明确了北京金融法院服务 “两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业内人士表示,《若干举措》将为金融领域改革创新提供司法服务保障。

  北京金融法院是继上海金融法院设立后,我国第二家金融法院。自3月18日成立至今,北京金融法院已运转近5个月。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北京金融法院共立案1343件,其中一审案件867件,二审案件327件。标的额超亿元的案件189件,标的额最高的一起案件达到88亿元。受理的民商事案件,不少直接关系金融秩序规范和金融风险防范。

  据了解,北京金融法院建院当天受理的“1号案”——“蓝石资产与兴业银行等”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是《证券法》实施以来全国首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这一案件涉及的当事人人数众多,证据庞杂,社会影响较大。此外,随着《证券法》修改,发行人之外涉案的其他中介服务机构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也构成了案件的争议焦点。”北京金融法院审判一庭法官孙妍表示。

  “《若干举措》积极回应了‘两区’建设中金融领域改革创新的司法需求。对以金融创新为名掩盖金融风险、规避金融监管、进行制度套利的金融违规行为进行规制,提出加强对金融领域法定数字货币、网络虚拟财产、数据等新型权益的保护,加大对中外各类金融机构合规经营活动的司法保护力度。”蔡慧永说。

  另据了解,北京金融法院首批配备25名法官,平均年龄41.7岁,博士11名、硕士13名,平均办案年限超过12年。

  体制创新高效化解金融纠纷

  “为服务北京‘两区’建设,北京金融法院在推进金融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支持金融服务领域改革创新、服务金融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强化专业审判能力建设以及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创新。”蔡慧永表示。

  记者日前在北京金融法院实地采访中也了解到,成立近5个月以来,北京金融法院改革持续创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与此同时,构建“全类型高效率保全”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化解案件执行难题。

  并非要事事对簿公堂,人人庭前告诉。据蔡慧永介绍,北京金融法院与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等7家行业调解组织、证监会北京监管局等4家单位分别建立合作关系,结合金融纠纷专业化特点,打造调解与诉讼有机衔接的一站式解纷格局。截至目前,先后有157起纠纷进入多元调解程序,其中11起纠纷标的额超过5000万元,成功化解一起标的额超过2.2亿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记者了解到,这起标的额超2.2亿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是北京金融法院成立后通过“一站式”金融多元解纷机制成功化解的第一起金融民商事案件,也被称为“破解大标的民商事案件调解难题示范样本”。

  北京金融法院立案庭法官江锦莲对记者表示,原告某资产管理公司起诉被告某网络科技公司,要求该公司偿还逾期委托贷款本金人民币2亿元、到期利息190余万元、逾期利息1970余万元,合计2.2亿余元。北京金融法院收到该案起诉材料后,在征得原告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北京法院分调裁一体化平台”将案件委派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进行诉前调解。经多方努力,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向北京金融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与传统的诉讼解决纠纷相比,调解结案具有许多优势,比如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等,北京金融法院的工作机制是‘调解先行’,只要是到立案庭来申请立案的,根据调解优先的原则,法官要向当事人介绍调解的优越性,积极引导其进入调解程序。在征得案件当事人的同意之后,法院会将案件引入多元调解工作小组。”江锦莲表示,北京金融法院大大简化了调解流程,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之后,立马能取得案号,缩短了获得调解书或司法确认裁定书的时间,调解效率也有所提升。

  同样令人关注的是,北京金融法院还加大了金融案件执行力度,构建了“全类型高效率保全”工作机制。该机制将保全措施与“多元调解+快审”机制衔接,大力开展仲裁保全、诉前保全、诉讼保全等各类保全,已受理保全案件84件,申请保全金额达208亿元。北京金融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张江南表示,保全措施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案件进入审判阶段之后面临的压力。金融案件中,财产的执行问题是影响案件解决效果的关键因素,保全则有效防止了相关方通过各种手段规避执行,从源头上解决了执行难的问题。

  智力协同合力防控金融风险

  规范金融创新和金融秩序需要加强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协同,北京金融法院积极探索构建的金融法治协同机制同样引人注目。

  据了解,北京金融法院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金融管理机构、监管机构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定期组织联席会议等形式探索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共同研究金融领域法治建设等问题,形成金融风险防控合力,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此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聘任北京金融法院首批顾问委员、专家咨询委员,建立起北京金融法院“专家智库”,进一步提升金融审判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我们将充分发挥‘连接点’优势,以‘法’为纽带,以‘治’为目标,以‘协同’为手段,在北京金融法院的平台上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提高金融法治保障和治理能力。”蔡慧永此前曾表示。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潘剑锋表示,通过智力协同将有效推动金融法治理论研究与金融审判实践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司法实务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为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金融法院同各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专业数据研究机构等互联互通,探索构建数据协同平台。“例如,与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协作,将北京冒烟指数监测系统和审判系统对接共享,通过金融风险的量化与分级预警,在立案、审判、执行等各阶段对承办法官进行风险提示,同时实现金融法院与监管机构对金融风险的联动预警,依法支持管理政策机制创新。”蔡慧永说。

  另外,北京金融法院还成立“大数据分析研究小组”,设银行、保险、证券、金融衍生品等六个研究团队,通过数据汇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判,为加强金融风险预警、提升金融治理水平提供决策辅助,服务保障北京“两区”建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钢铁行业谋划碳达峰路线图

钢铁行业谋划碳达峰路线图

建立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机制,有序推进电炉短流程炼钢。

·邯郸建投集团涉嫌违规使用“纾困债”遭质疑

各级国企全覆盖 下好全省“一盘棋”

各级国企全覆盖 下好全省“一盘棋”

浙江省政府近期正式印发《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这是浙江省首次发布覆盖全省各级国有企业的五年规划。

·中国旅游集团:“红色引擎”助力免税业务转型升级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