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以工代赈焕发新活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2021-04-13   作者:李明琴 戴勇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人工,则贫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赈,莫便於斯。”以工代赈自古便凝结着“中国智慧”。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

  2020年,国家发改委部署中西部地区12个省份,开展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工作。遴选出22个项目,陕西省白河县的天宝梯彩农园乡村旅游试点项目和商南县富水镇茶园试点项目被选中。两个项目总投资352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647万元,省级安排资金500万元,撬动其他资金1379万元。两个试点项目吸纳700多名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发放劳务报酬750多万元,占中央投资比重的45%以上,累计培训1134人次。项目建成后,相关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并与相关企业建立利益链接机制,年收益可达170多万元。

  如今,以工代赈试点项目的辐射面不断扩大,道路宽了、乡村美了、园区扩建了、村民钱包鼓了……

  依实际做规划 点对点定项目

  陕西白河县和商南县地处秦巴山区深处,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境内山高坡陡,土石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5%以上,交通不便,设施落后。“陕西省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谋划,在前期调研、座谈和充分征求基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部分2020年以工代赈资金3280万元开展试点工作,安排项目11个,试点工作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肯定。”陕西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生荣说。

  “如今我也是有工作的人了,再也不用每天在劳务市场等活,住进了新社区,还签了长期用工协议,每个月3300多元,既能照顾老母亲,又能经常陪着孩子。”说起现在的生活,白河县仓上镇裴家安置区51岁的夏荣明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白河县,像夏荣明一样安居乐业奔向新生活的人还有很多。乡村生态旅游是白河县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八大脱贫和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天宝梯彩农园便是利好政策引导下的一个成功“试验田”,现已成为白河县乡村旅游的热门景区。

  天宝梯彩农园项目通过把山上的群众集中搬迁安置到山下社区,流转山上搬迁群众的土地林地经营,再返聘搬迁群众回园区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目前,园区常年务工就业150余人,季节性临时务工60余人,年支付农民工资600余万元,年人均收入4万余元。此外,有40余户通过园区带动,自主开办农家乐、特产店、旅馆等,参与园区经营。

  同样作为陕西省以工代赈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县,商南县2020年在富水镇薛家沟村实施茶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试点项目。商南县试点项目采取“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资产折股量化分红+就业技能培训”试点模式,将以工代赈资金投入到特色产业的建设中,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的问题。

  健全“赈济”分配机制 发挥以工代赈作用

  在陕西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项目试点的商南县薛家沟茶园,省发改委着力拓展新时期“赈济”的内涵,积极引导以工代赈资金开展“折股量化分红”,将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投入建设基础设施,由政府统一组织实施,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建成后折资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采取“企业+村集体(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固定分红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群众持续增收。项目所在地政府、村委会与合作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按国家和省级投入资金的8%获得收益,2%由企业统筹用于项目基础设施后续维护;6%由项目管理单位统一调配,优先用于项目区低收入人口增收脱贫和易地搬迁户后续扶持。

  薛家沟村民在村两委会的引导下,按照“党组织+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土地流转新机制,将低缓荒坡地进行流转,打破各村间的行政界限,整合了大量土地资源,不仅使45户群众获得了30余万元的经营性收益,昔日的荒山土坡,如今“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解锁幸福新密码

  让广大农民通过自身劳动获取报酬,激发其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是以工代赈项目的初衷。如今,白河县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已形成“园区+合作社+基地+低收入人口”带动低收入人口脱贫致富的模式,不仅经营流转土地及林地6008亩、完成土地整理1500亩,还建成设施大棚200亩、标准化猪舍6800平方米、鸡舍1200平方米等基础设施。园区常年吸纳150余人就地就业,脱贫攻坚期间精准带动83户350余人的低收入人口发展产业,通过土地流转、进园区务工、回收农产品等帮扶措施,实现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对于渴望摆脱贫困、期盼脱贫致富的贫困地区如久旱的‘甘霖’。对企业来说,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入,壮大了产业发展的资本。”白河县发改局局长黄核庆说。

  目前,商南县以工代赈资产收益扶贫试点项目资金1455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亿元,吸引了省内外10家茶叶龙头企业进驻到富水镇茶海公园,促进了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和提质增效。而村集体及低收入人口按照入股协议规定按股分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同时,企业优先吸纳合作社社员及入股低收入人口就近务工,提高了农民工资性收入。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新形势下,以工代赈工作将着眼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以工代赈方式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更大范围内推广,让这项老政策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作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营销团伙专坑老年人 养老金融骗局“野蛮生长”

营销团伙专坑老年人 养老金融骗局“野蛮生长”

目前,有职业“抽水营销”团伙四处活动,“拆东补西”的“庞氏骗局”正在养老行业“病毒式”传播,一些养老机构“爆雷”“跑路”后,生活陷入绝境的老者不在少数。

·青海湖畔“芦花”香

湖北长投建设数字乡村 助力乡村振兴

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长投”)牢记国企使命担当,紧紧围绕《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依托旗下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等平台,助推乡村数字化转型,抢占数字乡村制高点,为湖北乡村振兴开启新局面、增添新动力、注入新活力。

·一竿子扎到底 中国海油改革效应持续放大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