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全国支持+自我加力:西藏经济迈开追赶步伐
2021-01-0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今日宝“藏”(一)

  刚刚过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度影响。

  然而,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却表现抢眼。2020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的地方生产总值增速均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一,预计全年增速也将在全国各省份中名列前茅。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和全国持续支持与帮助下,西藏历史性告别了绝对贫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350多万西藏儿女奋发有为,加快追赶全国经济的步伐。

  中央投资持续加大,全国支援坚强有力,西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林牧渔稳中有升;工业生产不断加快,特色产业快速增长;服务业稳步复苏,特别是旅游,在全国一枝独秀……

  发展是为了惠及民生。2020年,西藏就业保持稳定,农牧民转移就业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领跑全国,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却位于全国后几位,“一涨一落”之间,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2020年之前的5年,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以9.3%的年均增速领跑全国。”西藏大学教授图登克珠说,西藏保持这一势头,与全国经济的差距不断缩小,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区域”版将分两期展示“十三五”规划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及西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脱贫增收奔小康的真实画卷。

川藏公路通麦路段上的迫龙沟特大桥。记者 孙非 摄

  3136亿!“十三五”中央对西藏投资超规划安排

  □记者 王炳坤 唐弢 拉萨报道

  截至2020年10月底,中央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已累计向西藏投资3136亿元,超出规划投资额17.3%,包括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一大批重点项目,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入冬以来,西藏边境普兰县的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机器轰鸣,生产势头正旺。自从阿里联网工程2020年12月4日正式投运,这家企业一到冬天常被拉闸限电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西藏西部阿里、日喀则两地市16个县的38万名群众,也由此享受到了充足、稳定的电力供应。

  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严酷,被称为“世界屋脊”的西藏长期以来面临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滞后的制约。直到2015年,西藏仍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事实上,中央政府一直在想方设法改变西藏贫穷落后的状况。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家便在财力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川藏公路、青藏公路。西藏和平解放近70年来,中央政府始终采取特殊倾斜政策,持续投入财政资金,并安排对口援藏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中央安排了43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99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中央政府又送出了62项重点项目的“大礼包”。进入21世纪,中央政府对西藏规划的投资额不断攀升,从“十五”期间的不到300亿元,增加到“十三五”期间的2674亿元。同期,中央安排西藏的重点项目也由117个增加到197个。

  “十五”规划以来,中央还出台政策,对西藏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地方配套,也就是西藏的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农村公路、饮水安全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均全额由中央政府投资解决。

  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处负责人介绍,“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央政府为西藏安排的重点项目主要集中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基层政权和社会管理能力建设,以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五大领域。到目前为止,实际投入超过规划额的部分,主要用于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卫生健康等方面的投资。

  在中央政府的帮助下,“十三五”规划以来西藏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加强,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也得到了大发展。数据显示,到2019年底,西藏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4.87张,比2015年增加了0.54张,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109平方米,全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1.38%。

  除了中央政府投资,全国支援西藏也有力推动了雪域高原经济社会发展。2016年以来,各对口支援部委、省市和企业累计签约援藏项目247个、资金近350亿元,实施了产业、智力、科技、企业、就业以及医疗教育人才等一系列援藏工作。

  “‘十三五’期间,极高极寒的‘世界屋脊’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瞩目成就,中央投资和全国支援的托举作用巨大。”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田广华说,“十四五”规划期间,西藏将按照中央部署,重点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加快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路通了、网快了,西藏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记者 王炳坤 李键 田金文 拉萨报道

  2020年“双十一”刚过几天,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居民平措就收到了自己的邮包。“11号凌晨下单,19号上午就到了。”今年50岁的平措家住珠穆朗玛峰脚下,第一次网购,他对这样的速度颇为满意。

  在雪域高原,随着快递邮包跑得更快,老百姓等信盼邮包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继2019年业务总量达到874万件后,2020年前三季度,西藏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接近三成,全年将稳超1000万件。越来越高效、便捷的邮政快递,已成为高原群众生活的一部分,加速了他们与内地交往交流的步伐。

  快递业蓬勃发展,得益于交通、物流等条件的大幅改善。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的西藏自治区山高路远,地广人稀。过去,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人们经常调侃这里的“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基础民生尚且难以保障,更别说支持经济发展了。

2020年12月31日,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铺轨完成。记者 觉果 摄

  近些年来,特别是“十三五”规划以来,在党中央和全国多方支持下,西藏扎实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进藏公路基本实现全线黑色化,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比2015年增加2.6万公里,达到11.67万公里,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建成投运,川藏铁路拉林段基本建成,林芝至雅安段已经动工。

  2011年7月26日,西藏首家基地航空公司——西藏航空有限公司成立暨首航仪式在拉萨贡嘎机场举行,首架航班从拉萨贡嘎机场飞往阿里昆莎机场,执飞机型为空客A319。记者 觉果 摄

  1965年3月,一架从北京起飞的伊尔-18型飞机抵达当雄机场,宣告西藏正式通航。经过55年的发展,西藏机场从1个发展为5个,航线从1条发展到130条,通航城市从2个发展到61个,进出港航班从每周1架次增加到日均150多架次,年旅客吞吐量从0.44万人次增长到575万余人次。

  现代化的前沿性基础设施,也在“世界屋脊”迅速开花。自2017年步入4G时代后,西藏5417个行政村实现4G网络通达,4G网络通达率从0提升到99%;5439个行政村实现光纤宽带通达,行政村光纤宽带通达率从原来的4%提升到99%,提升幅度居全国之首。

  2020年5月,西藏首个5G智慧医疗联合实验室在拉萨市人民医院设立,利用5G高速度、低时延等优点,远程诊疗方式已临床应用,并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患者。

  冬季正是农闲时节,山南市琼结县40岁的强巴卓玛与家人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让自家的青稞、奶渣、糌粑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的便捷,让西藏诞生了一批像强巴卓玛这样的“带货员”,使得雪域高原的特色产品走向全国。强巴卓玛说,直播拓宽了销路,还让农产品卖上价,“现在越来越多藏族年轻人足不出户,就能服务家乡的脱贫增收。”

 

  发电装机占比近9成,清洁能源点亮万家灯火

  □记者 王炳坤 拉萨报道

  2020年12月24日,西藏日喀则市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一排排光伏板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随着工人倒闸操作,由太阳光发出的电能源源不断输入电网,这个 “光伏+储能”项目正式投入运行。

  总投资4.5亿元的山东水发集团日喀则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是目前西藏最大一个“光伏+储能”电站。从2020年7月15日开工建设,短短5个多月后投运,项目见证了企业抢抓产业机遇的急切和雪域高原发展清洁能源的速度。

  来自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近年来西藏发电能力大幅增长,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达401.8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板块增长尤为迅速,同期水电、风电、地热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达358万千瓦,清洁能源在发电装机容量中的占比已达89.09%,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藏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高晓东介绍,西藏被称为“亚洲水塔”,是全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境内大江大河密布,非常适合水力发电。此外,青藏高原又是全世界阳光最充足的区域之一,以阿里地区为例,其一年日照时长相当于内地许多地方的三到四年,光伏发电潜力巨大。此外,西藏的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也较为丰富。

  “经测算,西藏清洁能源技术可开发量高达10亿千瓦,约占目前全国电力总装机的2/3,可以说是天然的能源宝藏,罕见的清洁能源基地。”高晓东说,但由于种种原因,全区已建在建的清洁能源开发率仅为0.83%,远低于周边省份。

  事实上,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已经意识到了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能源优势”。2010年中央在制定能源发展方针时提出“西藏要坚持开发当地能源资源和输入优质能源并举”。在此指导下,西藏加快了建设“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的步伐。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随着昌都金河瓦托水电站、山南加查水电站等相继投运,以清洁能源发电为主的能源项目加快推进。高晓东说,到2020年底,全区已建和在建的电力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

  电源建设快步前行,电网设施也在不断升级。2020年12月4日,总投资74亿元的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正式投运,西藏由此进入主电网覆盖全区7地市、74县(区)的统一电网时代。

西藏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霍尔220千伏变电站。记者 詹彦 摄

  过去10年,西藏相继建成青藏联网、川藏联网、藏中联网三条电力大通道,并大力推进农网、城网等电网工程。四通八达的供电网络,让一处处清洁能源基地发出的电力,不仅点亮了“世界屋脊”的万家灯火,也得以走出高原,服务于祖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

  从2015年首次实现“藏电外送”至今,西藏已累计向华东、华中、华北、西北、西南地区的16个省市外送清洁能源电力65.5亿千瓦时,创收16.77亿元。

  一个多月前,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与北京、上海、重庆、山东等11省市的省级供电公司签署框架协议,敲定未来3年将向这些省份外送61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量。高晓东说,放眼未来,来自“世界屋脊”的清洁能源不仅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将为全国能源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类似于清洁能源的大发展,近年来西藏产业经济,特别是高原生物、高新数字等特色产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20年前三季度,西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比全国增速高出5.9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数字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36.6%,成为全区经济的强劲引擎。

 

  3000多万人次寻找“诗和远方”,旅游强劲复苏

  □记者 王炳坤 春拉 白少波 拉萨报道

  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前11个月,西藏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49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8.27亿元,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这两个指标的降幅比2020年上半年均有两位数的收窄,显示出强劲复苏势头。

游客在珠峰景区内留影。记者 普布扎西 摄

  2020年11月8日,林芝市第二届南迦巴瓦山地马拉松赛开跑,186名运动员参与高原竞技,吸引了众多游客观看。广东游客苏齐感慨地说:“看着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感受独特的民族文化,心情特舒畅!”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丰富,从巍峨挺立的喜马拉雅山,到一望无垠的藏北大草原,从千沟万壑的藏东乡村,到遥远壮阔的“天上阿里”,许多地方都令海内外游客魂牵梦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许多中国人的海外游计划受阻,国内旅游业也一度受到影响。相比之下,作为旅游热点的西藏因疫情防控较好,成为游客们青睐的出行目的地。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西藏旅游市场复苏率就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第一。7月中旬,文化和旅游部放开全国跨省游限制,仅半个多月后,拉萨布达拉宫每日客流就达到预定峰值。2020年国庆长假前7天,西藏自治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7.46万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45%;实现旅游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14%。高峰时期,一些地方宾馆、民宿“一房难求”。

  正是在快速复苏中看到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西藏努力拓展雪域旅游的宽度和长度。近期,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联合行业协会及市场主体,规划推出“天湖之旅”线路,并将其作为龙头产品带动藏北地区旅游开发,以求改变西藏旅游“东南热、西北冷”的局面。

  “西藏不再遥远,今年进藏自驾游比例明显增长。”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厅长王松平说,“截至2019年底,西藏建成公路里程超过十万公里,以拉萨为中心的高等级公路网正在加速形成;阿里、昌都等地机场正在改扩建;2020年11月初,川藏铁路已正式动工建设,青藏铁路未来也将进行电气化改造。”

  2020年10月15日起,西藏自治区开始延续第三轮“冬游西藏”政策,采取部分景点免票、酒店半价等优惠,力求打破西藏旅游“夏季旺、冬季淡”的格局。

  王松平说,未来西藏将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切实降低游客进藏成本,提高出游便利性,深化文旅融合,培育绿色、康养旅游新业态,在让“世界屋脊”更好成为广大游客“诗和远方”的同时,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百姓增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屡发事故遭质疑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屡发事故遭质疑

“自动驾驶技术”一直是特斯拉对外宣称的最大卖点之一,然而近年来因该技术造成的恶性事故高发,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农业生产托管试解“种地难”

宁波舟山港逆势突围服务新发展格局

宁波舟山港逆势突围服务新发展格局

在2020年这一特殊之年,宁波舟山港逆势突围,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家新年寄语:知重负重 勇毅笃行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