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9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上,“施予受”特展现场人头攒动,吸引众多与会嘉宾前往参观。
“施予受中的‘施’代表器官捐献者,‘予’代表器官捐献事业支持者,‘受’代表器官移植受者。施予受的理念,是爱与希望。”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执行理事长赵洪涛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民自愿捐献是我国唯一合法的器官来源,器官捐献是器官移植事业的基础,只有器官捐献的理念得到了社会大众广泛认知和支持,才能让器官移植事业健康发展。
据介绍,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运维管理的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网,在原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基础上已于近日完成升级改版,将继续面向所有器官捐献志愿者提供服务,包括志愿登记、志愿服务、志愿权益等内容。该网站旨在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弘扬大爱奉献精神,体现器官捐献志愿者价值,营造捐献文化社会氛围。
改版后的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网
自2018年11月27日起,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网与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实现登记数据对接,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网所有志愿登记数据,均同步至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由其对外统一公布全国器官捐献志愿登记总量。
记者在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网站上了解到,截至12月19日,该网站已成功服务1555607人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国累计实施器官捐献案例3.3万例,捐献大器官超过9.3万个。
赵洪涛强调,“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与完成“器官捐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真正完成器官捐献,需要符合一定临床医学条件,经过医院评估、第三方见证、家属确认,并经过严谨的组织配型、捐献伦理判定和公开透明的获取分配等程序才能完成。(记者 邓婕 广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