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黄河之美
“公公去世前一再叮嘱我,一定要讲好南泥湾故事,把‘南泥湾精神’发扬下去,传家宝不能丢。”在南泥湾生活了60多年的侯秀珍老人每每讲起南泥湾大生产的事迹,就抑制不住地激动。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更需要我们发扬“南泥湾精神”,创造高质量发展的“好江南”。
侯秀珍在自家院子里
“当时部队在陕北要吃、要喝,怎么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侯秀珍介绍,1942年,八路军359旅3个团开赴南泥湾,开始了大生产运动。第一年就开垦荒地10万亩,随后两年又开垦荒地16万亩,使解放区的粮食实现了自给自足,改善了部队和老百姓的生活,为最终取得全国胜利打下了基础。
侯秀珍的公公刘宝斋是当时359旅九团九连的一名战士,所以侯秀珍对于那段历史非常熟悉。
“当时从延安到南泥湾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根本没有路。部队先收集大量的废铜烂铁,开始打造斧头、锄头等工具,然后从延安出发边砍荆棘边开路到了南泥湾。”侯秀珍说,当时部队白天开荒、晚上打窑洞,饿了就吃野果野菜。
“当时一头牛能开2亩7分地,但九连的战士每人每天平均开地在3亩左右,最多的一天能开近4亩地,被称为能把牛都气死的‘气死牛’。”侯秀珍说。
在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干劲下,359旅用3年时间开垦荒地26万亩。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也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侯秀珍家的院子里,正中是一排三孔老旧的窑洞,已不怎么住人,两旁是现代化住房,整洁舒适。“我们那代人没有知识,当时村里找个能算工分的人都很少,我只上了四年学就算是有知识的了。当年的自力更生更多靠力气,现在靠知识,年轻人一定要多学知识,多掌握本领。”侯秀珍说。
现在的南泥湾,除了良田满地,更是鲜花满川,绿树满山。宝塔山下,延河两岸,也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经济发展快速,生态环境优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南泥湾村民
“现在村村都通了路,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好房子,吃穿不愁,上学、看病都有保障。”侯秀珍说,正是党的好政策才有了南泥湾的今天。在即将建党100周年之际,侯秀珍有个愿望,想办个小展览,把老红军、老八路建设南泥湾的事迹用照片展现出来。“孩子们正在帮我完成这个心愿,我也已经收集了两大包袱这方面的照片。”侯秀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