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文化节是一项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设立的地区民俗活动。2008年立春日,经过民俗专家论证,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在古观象台下举行“鞭打春牛”仪式,再现京城绝迹近百年的传统习俗,该项活动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更新更高的要求,此后,每年立春日,建国门地区都要举办以“鞭打春牛”为核心内容的民俗活动,并逐渐拓展内容,创新形式,形成了以喊春、报春、打春、咬春、闹春为一体的活动体系,不断融合新的演绎形式、增加现代化呈现手段,将古老的民俗仪式与现代化视觉呈现相结合,增强仪式感的同时,也更贴近新时代的文化要求。
除旧布新送祝福
1.喊春
喊春的路上,春姑娘为路上偶遇的居民说吉祥话,送春联福字和春粮福袋
立春日有巡游迎春,感受春临大地,万物复苏的习俗。结合立春习俗和地区民俗文化,以“喊春送福”为主线,发动辖区内家庭、学校选取“春的使者”,通过唱童谣、赠春粮、送福袋的形式,体现春天“温暖、美好、活力”等特质的讯息;通过选取地区“疏整促”示范胡同、街巷进行巡游,展现东城区建国门人“静胡同、慢生活”的治理理念和恢复古都风貌的奋斗成果;通过慰问地区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百岁老人等内容,讴歌真善美,弘扬主旋律。
喊春路上,春姑娘们在街道风车广场,手持风车,喊春送福
2.报春
“朱城报春更漏转,光风催兰吹小殿。草细堪梳,柳长如线”,“玉管潜移律,东郊始报春。銮舆应宝运,天仗出佳辰。睿泽光时辈,恩辉及物新”。立春,是天干地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新年之始。活动现场,为居民报出当年的立春时辰,共同期盼春天的到来。
活动现场,居民在热烈的活动氛围中,共同期待春天的到来
3.打春
鞭春环节,春姑娘鞭打春牛,喊出对居民的祝福
打春是立春日最核心的民俗活动,主要包括鞭打春牛和迎芒神。“小儿着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杨万里《观小儿戏打春牛》一诗生动地记述了古代鞭春牛活动。“打春 牛”旧时为官俗,由政府组织,旨在劝民春耕,寓意五谷丰登,有普天同庆、官民同乐之意。后来,这种仪式逐渐流传至民间,成为重要民俗活动。东城区建国门自2008年起在立春日当天举办鞭打春牛仪式,由牛童、春姑娘和嘉宾共同鞭打春牛,并喊出“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四打六畜兴旺、五打万事大吉、六打天下太平......十打十全十美”的祝福语,随后向居民发放春粮,寓意一年的美好顺遂,生活充盈。同时以绚烂的舞台视觉呈现,以优美的舞台剧表演演绎,将仪式的古与美尽情结合,将祝福的静与动完美呈现,形成更完整、更现代的仪式展现。
鞭春完毕,牛童从牛肚掏出福粮,分发给居民
4.咬春
咬春现场,孩子们跟着社区志愿者学习卷春饼
清人专有《咬春诗》:“暖律潜催腊底春,登筵生菜记芳辰;灵根属土含冰脆,细缕堆盘切玉匀。佐酒暗香生匕梜,加餐清响动牙唇;帝城节物乡园味,取次关心白发新。”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立春起,气温逐渐升高,人之阳气步步升发。古人讲究时令吃食,在立春日要吃春饼,让身体顺应天时,感受春天气息。在立春日期间,举办“咬春”仪式,民俗专家介绍民俗知识,社区居民制作春饼、春卷等节气美食,共尝美食,迎接新春。
5.闹春
闹春环节,邀请民艺表演专家为大家表演传统民间技
闹春是一种民间习俗,群众立春时举办舞龙舞狮、游园唱春等娱乐活动,庆祝和迎接春天的到来,预祝当年生活美好。街道在立春期间举办新春游艺会等活动,营造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吸引居民参与,寓意来年生活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闹春现场,文化志愿者表演地区特色“打花棍”
敦风化俗新时代
民俗专家王作楫对建国门街道“鞭春牛”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民俗专家王作楫对“鞭打春牛”活动给予高度评价,“立春日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是一个完整的传承过程,并且能够在传承中与时俱进。活动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给百姓搭建一个近距离接触民俗文化的平台。活动文化内涵丰富、贴近百姓生活,将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结合,也是对乡贤文化甚至是“母”文化发展的一种推动”。民俗专家高巍对“鞭打春牛”活动也提出更高的期待,“希望活动能够进一步普及天文历法知识,强化宣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理念。立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群众参与度,培育社会正能量”。
鞭春现场,居民带着孩子共同观看鞭打春牛仪式
北京东城区建国门立春文化节已然成为北京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其主题鲜明、主线突出,成为一张彰显古都深化居民文化归属、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决心增强居民获得感的文化名片。
【延伸阅读】
立春,是天干地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新年之始。
高承《事物纪原》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的记载,到了汉代,鞭春牛风俗已相当流行。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于城门外,官员执鞭击土牛,以示劝农的迎春,这种仪式,已经固定下来,并传到了各郡县。《京都风俗志》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将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立春日,大兴宛平县令,设案于午门外正中,府县生员舁进,礼部官前导,尚书、侍郎、府展及丞后随,由午门中门入。”那轰轰烈烈的阵势,一点儿没有变。经过不断发展,鞭春的规模更大、程序更完善。后代举行的鞭打春牛基本分三个步骤:迎春、 进春、打春。京兆将春牛芒神迎入宫中,皇帝在宫中举行迎春之礼,再由宫中推及民间。
牛童和春姑娘共同鞭打春牛,为居民送福
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的《折叠观小儿戏打春牛》:
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箬。
土脉应雨膏,不似今看乐。
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
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
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唐代诗人卢肇有《谪连州书春牛榜子》:
阳和未解逐民忧,雪满群山对白头。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民国时期,政府采取公历纪年,与农历年关系密切的民俗节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立春日的节日纪念活动也逐渐消亡。我国有记录的最后一次迎春仪式是在1911年,距今已经近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