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是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大生产基地;向西,是辽阔的中亚、发达国家集中的欧洲。
新疆居中,左联右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新疆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口岸、打造平台、引进企业,不断提升对外经贸合作水平,实现自身发展同时,也以实际行动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注入发展能量。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卡拉苏口岸繁忙如常。口岸采取严格闭环式管理的通关模式,保证“一带一路”沿线对外贸易的畅通。卡拉苏口岸海拔4000多米,作为中国对塔吉克斯坦开放的陆路口岸,在中塔双边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记者 赵戈 摄
跨境贸易崭露新头角
繁忙的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口岸,一列列满载货品的中欧班列缓缓驶离站台,驶往中亚、欧洲。今年,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入境的中欧班列,已经超过4000列。
“疫情之下,中欧班列逆势增长,成为中欧间防疫物资、货物运输的重要物流方式。”阿拉山口海关关长王传杰说,仅今年前三季度,海关监管中欧班列就达3554列,这个数字已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如今,不仅是班列次数大幅上升,跨境运输产品品类也扩大到汽车及配件、食品、服装、木材等200余种。
新疆5700多公里边境线,紧邻中亚、直达欧洲的地理区位可提供较好的陆路进出口贸易便利。新疆本地产品也借力这一便利,走向世界。
处于“口袋底”的南疆地区是特色农产品集中区域。去年9月,为打通更多特色产品外运通道,新疆铁路部门开行南疆集拼集运货运班列,将沿途货品“拼车集列”“有货即运”,实现铁路物流常态化。
“目前15天左右就能到达莫斯科,相比海运缩短一个多月,这种模式在疫情期间帮助企业快速回笼资金,使企业能渡过难关。”南疆一家果业公司业务负责人费建江说。
作为南疆众多中小微企业之一,这个公司生产的是新疆特色产品杏酱,年产量3000吨左右,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远销俄罗斯、荷兰、德国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欲茂其枝,必先固本。迅猛增长的业务量,得益于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在历年大幅提升通关效率基础上,今年,为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提升通关效率,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口岸还创新实行“甩挂运输”。
霍尔果斯管委会副主任许新明介绍,“甩挂运输”是指中方或哈方货运车辆驶入指定换挂作业区后卸下载货挂车,另一方货运车辆驶入换挂区进行换挂作业,完成换挂后各自返回,“这种模式单辆车通关时间较此前节省约半小时。”
新疆跨境贸易正在壮大。乌鲁木齐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890.9亿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746.8亿元,占同期新疆外贸总值的83.8%。
互惠共赢融入产业链
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新疆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加工企业落户,并使这些企业融入国际国内产业链,与境内外合作伙伴实现共赢发展。
番茄是新疆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大规模种植的番茄不仅是当地百姓鲜食的重要来源,也是番茄加工企业重要原料。不断落地的番茄加工企业,让新疆番茄酱走向世界。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负责人介绍,目前,新疆产番茄酱可经铁路运往四川、重庆、天津等多个方向,也可向西途经霍尔果斯等口岸源源不断销往中亚、欧洲和非洲。
深加工本地特色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是一种方式;购进境外初级产品、在新疆就地深加工,是借力“一带一路”发展的另一种方式。
俄罗斯小麦品质不错,深受中国市场喜爱。2017年3月入驻新疆的霍尔果斯金色喀秋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已运营3年多,目前可年产3万吨挂面,新建的饼干厂正在试运行,不久后就可以正式生产。
这家公司俄方总经理巴萨尔金·尤里·根纳季耶维奇告诉记者,公司生产挂面的面粉原料,全部通过汽车或中欧班列从俄罗斯进口,“将厂房从俄罗斯搬到霍尔果斯,看中的不仅是政策优势,更看中的是霍尔果斯面向中国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的优势”。
不仅是农产品产业链合作,在工业领域,新疆也有不少企业加入国际产业链。
地处天山北坡的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是我国西部重要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一带一路”倡议下,独山子石化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独山子石化公司总经理任立新介绍,近年来公司加工量维持在710-750万吨/年,其中进口原油占比75%。进口原油主要通过中哈原油管道输至独山子,截至今年6月底,中哈原油管道已累计输送超1.3亿吨原油。
依托国际国内原油供应,独山子石化打造深度加工产业集群,带动地方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公司每年为新疆提供1/3的成品油,向新疆塑料、橡胶市场供应90%以上的原料。
伴随“一带一路”建设,新疆吸引力逐步增强,越来越多境内外企业选择在新疆“安家”。仅在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目前已吸引超过500家企业落户,涉及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纺织和医用材料、装备制造、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
交流互鉴更加密切
最近,唐好彪有些忙。作为新疆浩彦国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正忙着筹备公司跨国职业教育业务。在他的规划中,公司今后将结合线上线下教育培训,为巴基斯坦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巴基斯坦企业对中国技术、人才关注度非常高,而随着巴方产业集群陆续形成,未来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将成为巴方的紧缺资源。”唐好彪说。
“一带一路”不仅是产业合作之路,也是服务、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交流、交融之路。
较长时间以来,新疆医疗服务水平和硬件设施领先于周边国家。不少新疆知名医疗机构在周边国家口口相传,有着良好美誉度。
为便于周边国家患者来疆就医,新疆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先行启动国际医疗服务,配备掌握周边国家相关语种的医护人员,尽可能为外籍患者就医提供便利条件。
此外,医疗与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性服务体系也正在建立。新疆丝路医疗旅游推介平台在2016年底启动,已成为以乌鲁木齐优势医疗资源为立足点、辐射中亚及俄语系18个国家近4亿人口的大平台。
“一带一路”建设,带给沿线居民许多实实在在的获益。
初冬的夜晚,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居民楼里灯火通明、倍感温暖。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多年以前冬季缺电短气的景象仍历历在目。
中国企业特变电工承建的项目,改变了当地用电困境。在千余名中塔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下,当地建成的热电厂直接解决了杜尚别的供电与供暖问题。
从事跨国咨询服务行业多年,唐好彪对“一带一路”发展深有感触。“去年开始,许多项目都由境内外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完成,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合作信任度、文化认同感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