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昆山金改区”)近日启动建设,这是继2013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昆山试验区”)后,昆山再次接过两岸经贸改革重担。
2020年恰逢首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30周年。肩负“为全局性金融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的历史使命,在昆山试验区与昆山金改区“双区联动”下,昆山将以怎样的姿态,继续发挥先行先试效应,书写两岸深度融合新篇章?
金改区“花落”昆山并非偶然
长三角地区首家以两岸为主题的金改区“花落”昆山,并非偶然。
1990年10月,江苏省第一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有限公司落户昆山。随后,沪士电子、捷安特、仁宝、纬创、富士康等大型台企纷至沓来。
“昆山因台资而兴,因台企而强。”这是台资企业与昆山相得益彰的真实写照。30年来,昆山台资经济形成了龙头企业多、产业集聚性强、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发展格局,台企转型升级对金融资源要素的需求更为迫切。
尤其是近年来,昆山金融机构加速集聚,金融业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昆山市副市长宋德强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昆山愈加感到金融改革创新力度仍显不够、金融化工具运用不足、金融政策碎片化情况日益突出。
除台资经济深耕发展的现实诉求外,昆山的区位优势、创新意识、产业布局等,都是金融改革“试验田”不可或缺的沃土。
作为江苏省开放型经济重地,昆山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临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交通便利、经济基础深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可迅速形成辐射效应。
“昆山金改区的获批是塑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将进一步强化金融对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的支撑作用,加快昆山乃至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王海龙认为,昆山金改区建设启动,对于探索两岸金融创新合作新路径、提升金融服务两岸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金融服务业势如破竹彰显接棒底气
业内人士认为,昆山台资经济步入而立之年,与之相随的金融服务业势如破竹,彰显出昆山接棒的底气。
统计显示,目前昆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819亿元,比年初增长13.9%;本外币贷款余额4517亿元,增长12.9%,成为全国首个存贷款总额突破1万亿元的县级城市。
昆山持续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开展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业务试点,累计为193家企业办理跨境双向借贷216.3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近10亿元;两岸合作发起的华创毅达基金等一批重大金融合作项目相继落地,截至8月底,累计为1336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125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超2亿元。疫情期间,为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台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昆山特别推出“昆台融”产品,已授信户数61户,金额达3.13亿元。
资本市场“昆山军团”异军突起,累计上市挂牌企业121家,其中台资企业25家,居全国县级市首位。2010年,彰化银行昆山分行成为获得首张台资银行大陆营业执照的台资银行,也是大陆在落实ECFA早收清单中第一批获准全面经营人民币的台资银行。此后,昆山又引进富邦华一、兆丰两家台资银行落户,并推动中华开发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汇昆融资租赁两家台资租赁公司在昆山经营。
“双区联动”打造重要金融合作区域
在昆山试验区与昆山金改区“双区联动”下,一幅两岸经贸深度融合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
“从总体方案上看,昆山金改区具有‘两个特色’和‘三大优势’。”专家解读,金改区建设以两岸金融创新合作为主线,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两岸合作和金融稳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作用的两大特色,抓住昆山外向型经济发展尤其是两岸经贸合作的优势、支持探索金融改革创新的产业基础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协作的区位优势,进而借助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对台合作平台,放大政策叠加效应,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深入发展。
昆山市市长周旭东说,昆山金改区将汇聚两岸金融资源,进一步满足台资企业金融需求,使台资企业能够享受到如同台湾当地的融资服务。
“希望通过昆山金改区平台,将更多优质诚信企业纳入试点,传递‘越合规越便利’的管理理念,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昆山支行行长吕伟说。
“我们将立足企业投资、项目建设、物流贸易等重点领域,强化信贷、保险、基金、债券等金融支撑,以更高效、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和更丰富、更普惠的金融产品,推动企业茁壮成长,打造让市场主体舒心如意的一流营商环境。”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说,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建立起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特色鲜明、功能齐备的具有两岸特色的重要金融合作区域。
“昆山金改区建设要把握好‘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之间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王海龙认为,金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相关部门协调推进、综合施策。同时,要善于发现金融改革的“深水区”,确定部分重点政策和措施作为突破点,切实推动改革取得开创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