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9月25日电(童张伟、刘欣瑜)金秋时节,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巴家咀水库,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沿着蒲河绵延百里。以往的拦泥坝,正发挥着生态效益综合利用的“大作为”。
巴家咀水库位于泾河支流蒲河中下游的董志塬腹地,是一座集防洪保坝、供水、灌溉及发电于一体的水利枢纽工程,属于全国12座重点拦泥水库之一,也是庆阳市目前供水规模最大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这是9月21日拍摄的巴家咀水库(无人机照片)。新华网发(舒小军 摄)
“刚建水库的时候,周围山头光秃秃的,一刮风黄土漫天。”巴家咀水库管理所所长魏国梁说,由于植被稀少,当地水土流失严重。雨水冲刷,黄土成泥。
历史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庆阳市年入黄泥沙量达1.684亿吨,占黄河流域入黄泥沙量的10%。魏国梁介绍,水库建成之初,主要功能就是拦泥。自1962年建成至今,巴家咀水库拦截泥沙量超过3亿立方米。
这是9月21日拍摄的巴家咀水库周边地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网发(舒小军 摄)
此外,当地积极争取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组织实施巴家咀水库市级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建设水源涵养林、人工湿地等,在周边乡镇及保护区内实施生活污水及垃圾收集处理、道路穿越风险防控等工程。目前项目已基本实施完成,生态环境效益正逐步显现。
2006年,巴家咀水库还被确定为庆阳市西峰区30多万居民饮用水水源地。当地政府对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498户居民实施集中搬迁安置,6000多亩耕地退出。通过植树种草的方式进行生态恢复,有效解决了水源地生活污染问题。
同时,庆阳市开展水源地及上游污染源排查整治行动,通过建设污水收集池拉运处理、污水处理站等方式,完成了巴家咀水库水源地上游18处乡镇排污口清理整治。
这是9月21日拍摄的巴家咀水库。新华网发(童张伟 摄)
从拦泥试验坝到饮用水水源地,巴家咀水库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流域生态,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两岸森林覆盖率增加,降雨量也增多了,下游地区的农田也多了起来。”魏国梁说。
此外,当地兴建的各类水利工程,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庆阳市水土保持管理局数据显示,经过综合治理,截至2019年底,庆阳市年入黄泥沙量减少6997万吨,降幅超过40%,全市森林覆盖率从1993年的11.3%提升至25.83%。(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