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大学时,看到一本书叫《中医急诊学》,我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中医?急诊?开玩笑吧!中医怎么能急救?直到我认识了我的老师宋柏杉,看到他用中医方法治疗了那么多的急症,才知道,对于一些疾病的急诊急救,非中医不可为!
产后大出血,出现了失明、狂躁、抽搐、失忆等症状——在西医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因为有高明的中医大夫,短短十天,患者的视力、神智等身体各方面功能均恢复正常。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我的家人的亲身经历。
2020年8月6日凌晨1点多,我表妹在当地妇产医院顺产一女,胎盘剥离后,宫腔内开始大出血,出血量有1400毫升,后抢救输血1200毫升。8月9日表妹出院,出院后血压偏高,头部针刺样疼痛,睡眠不好。我不放心,就向我的老师——精诚中医学会创始人及会长宋柏杉发微信求救,并发了表妹的面诊舌诊照片。当时宋老师告诉我,给表妹用独参汤,剂量90g或120g。
8月10日下午4点,表妹的视力逐渐下降,仅有轻微光感,完全视物不清,做了CT显示正常,神经科检查也排除了神经系统引起的病变,后又转眼科检查,医生说疑似眼动脉阻塞,但阳性指征不明显。8月11日凌晨3点开始,表妹开始出现抽搐、狂躁、失忆等症状。医生静脉给予硫酸镁、杜冷丁、安定等药物,然后我表妹就一直处于昏睡状态。之后,医生的用药有甘露醇、头孢曲松钠,口服苯巴比妥。有专家会诊怀疑脑炎,因为体温偏高37.4℃,让第二天做腰椎穿刺。我当时很着急,希望再观察一下,用中医的方法看看疗效,不行再做穿刺。
我又紧急求助宋老师,他给出的方案是继续煎服独参汤120g,同时用火针扎攒竹放血。当时因为条件有限,我就用普通注射器的针头在攒竹穴放血了。8月12日凌晨一点多(也就是攒竹穴放血仅2个多小时后),表妹视力已基本恢复了80%,她很开心,对中医治疗充满了信任和信心。
8月12日下午,宋老师嘱咐换成桃红四物汤,处方如下:桃仁9g,红花9g,熟地30g,当归30g,白芍20g,川芎20g。
8月13日表妹开始喝桃红四物汤三天,期间她迅速地好了起来,由三楼的重症过渡病房转入了二楼轻症病房。
8月15日晚上8点多,喝完桃红四物汤后,表妹反馈恶露增多,颜色鲜红,有轻微腹泻,舌苔微黄腻,并给宋老师拍了面诊舌诊照片。老师嘱咐16日改用小柴胡汤三天。
表妹康复速度在所有患者里是最快的,脸色日渐红润,惊厥抽搐也没有了,也可以下地活动,眼睛也能看见了,很多西医大夫查房时都很诧异:患者怎么几天就好了呢?
8月16日,表妹出院,到现在状态一直非常好,血压也降为正常,没有别的不舒服症状。
事后,宋老师告诉我,自古以来,中医治疗急症都是有效、便捷的,这是中医最擅长的领域。但随着这些年西医进入中国,我们逐渐摒弃了中医的急救措施,因为西医有救护车、氧气瓶、各种仪器,在治疗急症上有一种强大的仪式感。中医治疗急症就是简、捷、快、效,在急诊处理过程中往往都很简单,要么针、要么灸、要么中药,而且急救的穴位也一定要简单才能速效。
宋老师说,我表妹大出血以后,西医用球囊压迫止血,这个手段不错,但它也有缺陷:压迫止住血了,就是因为它让局部形成血栓瘀阻而血,这样就会有瘀血在子宫、膀胱附近的血管网络上,产生了大面积的微栓,必然会给后期的如狂打下伏笔。
他说,中医把人体分为神和体两部分。西医对失血过多采取输血的方法进行抢救,输入了异体血清是能够留住患者的生命,但是不能挽救患者的神。中医在治疗急症的时候,用药物药味会更少,力量一定要重。中医治疗就是让人体自生红细胞,从长远来说对人体更好。
宋老师告诉我,如果遇到产后大出血又来不及去医院的情况,就用一味独参汤。天一生水,这是水的生数,肾水和血是同源的,因此中医上又说“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急当先固。”用大量人参益气止血补血、大补元气,让气先足了,自然而然子宫就会收缩、会摄住血液,这样的止血就不会有瘀血产生,因为气能行血。
至于表妹的失明,宋老师说,这在古代有记载,叫血盲,由瘀血阻塞了人体的经络而导致。肝藏血,肝开窍于目,因此患者会出现失明,西医各种检查眼底没问题、视神经管没问题、大脑CT没问题,因为问题根本就不在那,是络脉不通导致的。最快的治疗方法是攒竹穴点刺放血,只要把瘀血放出来患者眼睛会立刻恢复。
表妹为什么会出现狂躁、失忆?宋老师说,“上焦蓄血则善忘,下焦蓄血则如狂”,患者短暂失忆,上焦有瘀血,包括失明都是一个原理。胞宫、膀胱附近有瘀血,所以人会如狂。可以增水行舟,补血活血,既活血而不伤正,补血而不滋腻,所以选用桃红四物汤,取效迅捷。所以表妹很快就恢复神智。
为什么后期又换成小柴胡汤?宋老师说,太阳经蓄血已经解决了,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太阳主开,阳明主阖,少阳主体中枢,患者是个产妇,用小柴胡汤疏解疏达一下少阳气机,进行干预机体,疏达气机,调畅三焦,把络脉同时打开,这样患者就不会留后遗症。真正的中医治疗是远见卓识,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中医急救,确实有效而稳定!
(作者为中医执业医师、高级按摩师,本文由“中医书友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