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国流通体系建设吹响提速号角。《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在酝酿研究相关顶层设计规划,多地也开始研究谋划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相关内容。
9月9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明确,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13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王晓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地方层面,包括河南、重庆、新疆、吉林、安徽等地都在加紧谋划,并在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商贸流通体系、应急物流体系等方面进行部署。
9月17日召开的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指出,要充分利用河南省区位优势,全力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包括加快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等内容。
9月21日召开的重庆市委常委会会议从加快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构建支付结算等金融供给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制定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加快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等方面进行部署。
日前召开的吉林省委常委会会议也指出,要把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
专家指出,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着眼于解决目前在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掣肘因素,另一方面要放眼新的趋势变化,为长远发展作支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从制度环境和运行机制来看,问题集中体现在四个“三”,即“三难”,用地难、融资难、通行难;“三多”,管理条线多、收费项目多、税收负担多;“三低”,多式联运占比低、标准化水平低、行业集中度低;“三不畅”,基础设施联通不畅、仓干配连接不畅、信息互联共享不畅。
“我国流通行业流通成本仍然较高,且流程不优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表示,相对来说,一产和二产所需物流费用会高于三产,三产占比逐步提高,带动物流费用率相对走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进步,近年来我国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已从过去最高超过24%降至2019年的14.7%,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指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承载流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流通体系是实现商品和资源有效集散、高效配置、价值增值的市场载体,是实现从采购到生产再到消费等各环节有机衔接的纽带通道,可以为促进供需匹配、效率提升、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
她表示,虽然近年流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但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还存在不少堵点亟待打通。例如,流通行业企业小而散。我国流通体系90%是中小企业,组织化网络化的大型企业较少,很难做到信息全面汇总。同时,市场体系不健全,建设现代流通体系还有一些制度性短板亟待弥补,一些区域性壁垒需要消除。
在王晓东看来,当前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需要关注几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一是流通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当前,数字化的零售体系已见雏形,下一步,批发体系的数字化重构是重中之重,特别要重视传统批发组织的数字化改造,包括批发市场向现代批发平台的转型升级。二是流通体系与生产过程更好融合。在数字经济时代,流通体系与生产过程的融合,要更多发挥由市场倒推生产、反向引领柔性生产的先导作用,使生产和流通共同服务于消费需要。三是交通运输和物流配送体系是现代流通体系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物流体系建设更要先行,物流业是现代流通业的基础性子产业。
王微也表示,目前,我国对接国际、服务高附加值的航空运力不足,专业化的物流机场极少,国际高标准的大型物流企业不多,包括5G在内的新基建也亟待加快。下一步,应对标国际大型流通企业,建立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现代流通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加强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