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尤其是对于以创新为特点、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
合肥中科光博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科院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17年,主营环境气象综合立体观测及相关技术咨询与服务。2018年初,该公司因为承接新订单急需资金,但由于成立时间较短,无可供抵押的资产,面临融资难的困境。
基于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的投贷联动业务合作,徽商银行为其入股的合肥中科光博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了60万元青年创业贷,促进了企业从研发向产业化发展,销售收入由50万元猛增至400余万元。
2019年,徽商银行在该企业销售增长的情况下,又增加授信40万元信贷支持,2019年底,该公司销售收入达到3200多万元,已逐步由初创型向成长型发展。
2020年,徽商银行与安徽省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为合肥中科光博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提供增信服务,合计提供30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预计该公司2020年企业销售收入将突破5000万元。
徽商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的投贷联动服务,在短时间内助力企业获得“债权+股权”的双重资金支持,明显改善企业经营,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
这仅仅是徽商银行服务的科技型企业的一个缩影。
徽商银行一直关注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将科技金融业务作为“一体两翼”战略部署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服务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持续提升服务科技型企业的能力,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围绕安徽省内19家科技园区、73家科技基地以及近500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聚焦省内106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科技信贷投放,以实际行动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业务,支持科技型企业成长与发展。
创新服务,打造专业化团队。徽商银行结合科技型企业特色,提供专业网点、培训专门人才,立足“合芜蚌”创新区,分别在合肥、芜湖、蚌埠三市设立4家科技金融专业支行,并在蚌埠成立了首家“科创之家”,专门以科技型企业为服务对象,围绕科技型企业开展综合金融服务,推动科技金融重点产品落地,切实服务区域内科技型企业发展。
面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科技”的特性、区别于传统信贷业务的金融需求,徽商银行持续加强培训,打造出一批能洞悉市场行业和产业政策变化、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敏锐市场研判能力的人才队伍,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创新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弱担保”的特征,徽商银行先后创新推出“专利权质押贷”、“青创贷”、“创新贷”、“订单贷”等产品,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开展投贷联动业务。
创新科技贷款产品。一是创新纯线上信用贷款。以税务数据为基础,深度运用各类大数据,借助自主迭代开发的纯线上的信用贷款产品——“信e贷”,加载科技特征场景运用,实现科技型企业线上信贷服务。二是创新风险补偿类贷款。加强与各级政府合作,争取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专户落地,积极创新各地市风险补偿类贷款产品,如“青创贷”、“创新贷”、“科技贷”等。三是创新特色弱担保贷款。围绕科技企业特征,充分运用科技企业的要素,创新开发了“科技专利权质押贷”“科技订单贷”等,为企业解决融资贵、担保难的难题。
创新投贷联动业务。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采取“先投后贷”和“先贷后投”两种模式,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已合力为200余家优质科技型企业提供债权和股权支持,提供贷款37.43亿元。
创新投资类业务。徽商银行发行省内首单“双创债”,为国家“双创”基地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园提供10亿元专项融资支持。
创新机制,提供高效率支持。为有别于传统企业的金融服务,徽商银行在安徽监管机构的精心指导下,搭建了专业化的组织架构,为科技型企业量身打造了六单经营模式,精准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企业。
一是单独的业务发展计划。围绕“一体两翼”科技金融经营指标制定业务发展计划,并对4家科技专业支行制定专门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标,纳入绩效考核。
二是单独的客户准入机制。优化了信息系统,新增科技型企业标识,准确鉴定科技型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精准服务。
三是单独的授信管理机制。引入创投思维,重点考评科技型企业的研发能力、核心技术、商业模式、市场前景等,做到“准入、审批和信贷资源”三个优先,并对科技专业支行实行单独的授信转授权机制,极大地提升了科技金融的服务质效。
四是单独的风险定价机制。在当期信贷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徽商银行依然对科技型企业进行定价优惠,对于有财政贴息、与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给予最大程度的让利。
五是单独的风险容忍机制。对科技金融专业支行的考核,制定了科技型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指标,切实缓解企业燃眉之急。
六是单独的激励约束机制。针对科技金融业务,设置特殊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导向指引,更好发挥金融服务效能。
创新流程,打通多样化渠道。一是搭建平台,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徽商银行积极加强与省科技厅的联系,争取政策支持;对接省股交中心、高新区管委会等部门,争取客户资源共享;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投贷联动业务。二是服务升级,由融资向融智转变。改变传统的单纯的授信支持,在提供授信支持的基础上,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不断细分行业领域、吸引各领域专家参与合肥高新区科技型企业“小巨人俱乐部”,参与蚌埠科技金融“科创之家-徽银众创”,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授信+”的全方位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