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季已过,安徽临泉县长官镇王营村,知了声此起彼伏,提醒着炎夏的到来。22岁的雷子坐在一只编了一半的藤艺吊篮对面,两只变形的手熟练地配合着,将编织绳沿着吊篮框架上下穿梭,细密的汗珠不断从额头、鼻尖渗出。连续几个钟头的工作,雷子弯曲的手指开始发红酸痛,腰椎也发麻发胀。
进入村扶贫车间工作近四年时间,现在的雷子,两天能完成一只藤艺吊篮的手工编织,这个速度,已经和扶贫车间其他工人的速度不相上下。但对于先天脑瘫动作失调的雷子来说,每完成一次细致的编织动作,都无异于在进行一场与自己身体的“对抗赛”。
“孩子比我强呢!”在父亲赵磊心中,雷子的坚强,让他既心酸又骄傲。
雷子是赵龙的小名。在皖北农村,乡亲们惯喊小辈乳名,熟悉之中透着一股亲热。用乡亲们的话来说,“雷子‘命苦’,但这孩子从不认命。”
雷子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2岁时被诊断为脑瘫。祸不单行,2017年,雷子的父亲赵磊在一次干活时意外摔成重伤,从此只能靠拄着双拐行走。
儿子脑瘫、丈夫重伤,雷子的母亲默默挑起所有的担子,人前从不诉苦,只在夜深时暗自垂泪叹息。看到母亲日渐消瘦的面孔,雷子的心像针扎一样疼。
2017年,雷子一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给雷子和他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离雷子家不远处,村里利用扶贫资金建起了扶贫车间。“那天雷子就靠在门口,不眨眼地瞅着车间里的吊篮样品,一看就是大半天。”扶贫车间负责人张芳至今记得开工第一天,雷子腼腆又充满渴望的眼神。
第二天,雷子一大早就来到扶贫车间找到了张芳。
“我也想……来车间编吊篮。”
“你确定能干得下来吗?”
“俺能!”
从雷子的眼睛里,她看到了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
吊篮编织看似简单,却是个手脑并用的技术活。村干部专门帮雷子找了一位师傅,手把手教雷子怎么编织。要熟练掌握这门技术,对于雷子来说,绝非易事。别人都能上手编织了,雷子还在跟着师傅后面一点一点地摸索。
几年过去了,村民们发现,雷子高了,瘦了,但是还和刚进车间一样,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自己的活干完了,还抢着帮别的工人搭把手。
雷子的活越做越好。
2018年,临泉县举办能工巧匠技能比武大赛,雷子捧回了二等奖。“这小子有韧劲,了不起!”乡亲们从心里为眼前这个黑瘦的小伙子竖起大拇指。
除了在扶贫车间的工作,村里还给雷子安排了一个公益岗位,雷子的妈妈进了另一家扶贫车间,专门做服装加工。父亲赵磊干不了重活,也不闲着,养鸡、做饭、打扫卫生……日子,像镜子,越擦越敞亮。
2019年,雷子一家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你瞅瞅人家雷子,再看看自己!”村里最不愿干活的懒汉,一听这话,也不由红了脸,一改平日的懒散,手脚勤快起来。
淡季的时候,车间里活儿不多,雷子参加了临泉县为贫困户组织的电商培训。从县里培训回来,雷子开了自己的淘宝小店,对比货源、线上进货、网上直播,每个步骤安排得清晰妥当,网上创业给雷子打开了又一扇通向梦想的大门。
“在那无垠的旷野之上,张开风一样的翅膀,唱出心中的梦想……”空闲的时候,雷子会在抖音上用喜欢的音乐做背景,憧憬未来的美好。
“雷子,今天可去扶贫车间了?”
“雷子,今晚还去摆摊吗?”
“雷子……”
夏天的傍晚,说笑声从雷子家的窗口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