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文旅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步平稳,各地文博场馆、景区陆续恢复开放,文旅行业正在缓慢回暖。记者近日在辽宁走访发现,当地文旅行业在“蛰伏期”痛中思痛,借“水落石出”之际找寻行业发展短板,析忧图变以求产业升级。
3月24日,观众在辽宁省博物馆参观。当日,辽宁省博物馆恢复对外开放。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辽宁省博物馆实行网上实名预约、分时分流、分区开放等措施。目前,辽宁省博物馆已开放全部常规展区。
记者 龙雷 摄
有序恢复难掩“伤痕累累”
春暖花开,辽宁文旅行业慢慢走出“倒春寒”。3月中旬以来,辽宁各地文博机构、旅游景区有序恢复开放,吹响了文旅行业复工复产的“集结号”。
据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不完全统计,此次疫情,全省文旅企业受损共计143.1亿元,其中文化企业1193家,约占全省文化企业总数的46%,直接经济损失额约17.6亿元;旅游企业838家,约占全省旅游企业总数32%,直接经济损失125.5亿元。
作为此次疫情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文旅行业业务受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演艺活动被迫按下‘暂停键’”“文化单位日常工作难以开展”“旅游市场急剧萎缩”“海外文化传播受阻”四方面。
文化演艺活动按下“暂停键”。春节前,辽宁省各地安排了很多节日文化和旅游活动,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然而,疫情让这些活动被迫暂停。从1月24日开始,辽宁全省16430家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全部临时关闭。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取消或延期开展的文化活动场次总数为512场,全省文艺院团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全部取消或延期共计264场,营业性演出活动取消或延期场次数105场。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党委书记佟春光说,因为疫情,原计划的剧场演出都要无限期推迟或取消:话剧《祖传秘方》的13场巡演计划被无限延期,这个项目本应该在今年上半年结项;已经签订合同的《工匠世家》5月到内蒙古演出,现在搁置;原计划7月至9月到韩国大邱的六场演出目前也无法预知。
演出团体停工给剧场运营方带来了经济损失。此前,由于疫情影响,辽宁大剧院、中华剧场等演出场馆原定的演出已经遭遇大量退票。辽宁省演艺事业交流中心主任王纪元预计,这些场馆在2020年至少会损失三个月的票房收入。
文化单位日常工作难以开展。春节前后,广大文化单位本应按年度计划有序开展工作。但由于疫情导致的闭馆、居家办公等原因,这些单位的日常工作受到极大影响。
对于需要定期进行集体排练的剧团舞团来说,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佟春光说,疫情期间,演员们只能各自在家中钻研剧本、琢磨角色;辽宁芭蕾舞团副团长黄艳也坦言,舞团大规模集体排练在疫情期间暂停令演员缺少锻炼机会,这势必对日后演出质量造成影响。
一些涉及学术的文化活动也遭到疫情波及。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马宝杰说,每年四五月是全年最佳考古发掘时机,但现在一些国家级考古发掘项目无法按期完成。
当前,旅游市场当期急剧萎缩,海外文化传播受阻。
疫情发生后的春节期间至3月中旬,旅行社、旅游客运、邮轮以及旅游项目开发和工程建设都处于停止、取消或暂缓状态,虽然目前不少旅游景点陆续开放,但仍难掩颓势。据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仅旅行社2月至4月的团队游营收额就减少数十亿元;景区今年前两个月接待量同比减幅超过70%。
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杨世涛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和国际话语权不断提高,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发展的题中之义。然而,因为疫情,只能暂停多场海外演出计划,这些演出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是展示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的好机会。比如,辽宁歌剧院的歌剧《逐月》原计划3月到日本演出,但被叫停。这些演出重新启动不容易。
痛中思痛:要星光更要明月
疫情对文旅产业的冲击有目共睹,但在一些文旅行业从业者看来,疫情所造成的“空窗期”正是深思行业发展现状危中求变的好时机。
疫情让本已脆弱的辽宁文旅行业发展生态彻底“水落石出”。以旅游业为例,据业内机构2月对辽宁全省200个旅游企业样本所做的调查显示,企业现金流几近断裂的占到47%,而紧急需要资金的则占到90%以上。
不少旅游项目靠旅游地产支撑,门票经济多年难以为继。辽宁多位旅游业内人士坦言,疫情之前旅游业本已处于调整期,疫情将使本来就没有多少旅游价值的景区难以为继;加上旅游产业链中存在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在疫情打击下出现资金链断裂就更不足为奇。
“满天星光难见明月”,这是不少业内人士对辽宁文旅行业发展现状的共识,文旅行业数量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多年前,为解决辽宁冬季旅游资源短缺的现状,辽宁提出建设温泉大省,各路资本一哄而上。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现在全省14个地市都有温泉,全省上规模的温泉酒店就有30多家,在建的还有180多个,但由于缺乏品牌和文化整合,辽宁温泉的品牌对省外来说几无辨识度。滑雪场的建设也是如此,全省滑雪场已经建了60多个,却鲜有盈利。
撒胡椒面的发展方式并非仅限于实体项目上,正如辽宁社科院的专家所说,目前辽宁智慧旅游在景区服务应用上也处于碎片化发展状态,重复建设产生了很多信息孤岛,在政府管理和行业运营上,决策依据更依赖经验模式而不是大数据,运营方式和服务对象也以人工为主。
“红山文化”“辽文化”……辽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辽宁近年来不断加强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挖掘,但相对来说,全省现有旅游演艺的类型还不够多,演出内容缺乏个性,缺乏整体规划设计,且收入模式单一,产业链有待延长,亟须转型升级。
做精做强文化旅游IP的方面也有不足。发展文化旅游应注重通过打造多元而独特的文化旅游IP,避免景区的同质化。目前,全省尚未对文化旅游IP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也需要更准确地把握能够被消费的文化IP系统。
多方合力助行业“回血”
后疫情时代,除了继续应对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文旅行业更要深刻反思影响行业发展的内部掣肘因素,以变求生。辽宁文旅产业也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
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自2018年7月26日挂牌组建以来,按照事业单位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要求,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做到公益、市场双轮驱动,在提升辽沈文化服务质量的同时,努力擦亮辽宁文化的“老品牌”,积极培育“新品牌”,为老工业基地文化振兴积蓄力量。
去年,集团下属的辽宁省博物馆依托自身馆藏文物,举办了一系列如《“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等具有辽宁文化特色的展览,接待总人数超过40万人次。杨世涛说,下一步,集团将通过不断梳理馆藏和辽宁地区历史文化特点,策划“唐宋八大家”等大型展览,逐步建立鲜明的、辨识度高的辽宁地域历史文化符号。
此次辽宁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达2054人,占全国第三。在疫情防控期间,辽宁芭蕾舞团创作了舞蹈作品《天使之歌》,致敬奋战在湖北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备受好评。佟春光认为,疫情过后,医疗、教育、军营、社区等都需要优质的作品鼓舞人心。他建议,应积极创排重大题材、抗击疫情题材的优秀演出剧目,用文化艺术的力量凝聚磅礴斗志,为群众送上精神食粮。
短期来看,受疫情影响,人们对旅游的安全、卫生要求将显著提升;长期来看,旅游消费不断升级,全国各地旅游业竞争加剧仍是大势所趋。因此,需建立与国家行业标准衔接的标准化体系和高品质市场环境,促进旅游景区的提质提档。目前,业内多家旅游企业均开始谋划疫情过后的旅游产品。辽宁的文旅行业正瞄准“五一”国际劳动节等假期和暑期档,准备适时发布景区优惠政策、演艺活动等惠民举措。
辽宁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建平认为,旅游产业应该持续关注疫情对行业的冲击,有的放矢,从三个方面推进行业转型升级:一是优化产品布局,从“为旅游而发展旅游”转变为将旅游作为产业链上的一环看待,总体规划,加强整体产业链布局,比如今年辽宁将重点在营口这个有着丰富旅游资源、交通便利的地方发力温泉旅游等行业;二是积蓄能量、提升质量,利用疫情造成的空闲期提升员工素质、加强与金融及大数据机构对接,大力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延长服务链条;三是总结此次疫情下行业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行业内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抱团取暖”的危机应对模式。
疫情对文旅融合初看是“劫”,但长远来看是“机”。业务的“空窗期”更是文化旅游沉下心探索融合发展的良机。辽宁省旅游教育中心主任计谷卿指出,目前辽宁现有的非遗文化、雷锋文化等特有文化标签在宣传时流于抽象。因此,辽宁旅游行业应当充分利用疫情造成的业务空窗期,继续优化将文化符号融入旅游产品的方式。
他表示,以雷锋文化为例,本次疫情中辽宁医务人员展现出的卓越奉献精神生动阐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为辽宁发展文旅融合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素材。旅游行业应对类似的信息保持敏感,探索疫情之下已有文化符号的新表达和新体现。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日趋向好,文旅行业回暖在即,专家建议从打造品牌资源、深耕文艺作品、展示新形象等方面推动行业复苏,与此同时,推动数字旅游同步发展。
辽宁省一些文化单位在疫情期间,已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辽宁省文化馆馆长王吉祥介绍,疫情期间,辽宁省文化馆开展了京剧票友网上展演等一系列线上活动,汇集国内各地以及海外的京剧票友,当联系到武汉的一位票友时,那位票友痛哭流涕,说感谢没有忘记他们。“通过数字技术,文化一样能振奋群众精神。”王吉祥说。
文旅企业应聚焦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满足游客不断升级的体验需求。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防疫期间,数字技术在优化旅游公共管理、保障游客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智能技术应用在抗疫期间融入旅游业场景,将大大拓宽未来旅游智能应用的可能性,助力提升游客消费体验、提高行业经营效率。他建议,下一步,应继续利用数字资源,通过网上展览、直播看展、网上讲堂等方式,提供更多优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