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系列时评(三)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要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近期金融委召开的第二十五次会议则指出,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中央再次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肯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体现了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为改革指明了方向。
可以看到,中央对于资本市场方面的表述,同近年来多次强调的资本市场重要性一脉相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率先提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2019年2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指出,要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加强对交易的全程监管。十九届四中全会则进一步指出,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具体应当如何理解“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首先,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场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其基本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说,资本市场连接着投资者与融资者(企业),连接着资金供给与企业的项目资金需求。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金或者说资本要素究竟应该具体投入到哪些行业企业,哪些项目或企业应当获得资金,哪些项目或企业应当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这些应当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有竞争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本、资源,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新陈代谢”的功能,进而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这是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题中之义。
其次,资本市场同时连接着宏观尺度的货币政策与微观端的企业。2018年的金融委第十次会议曾指出,在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框架,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货币政策传导到微观企业层面的过程中,资本市场要扮演枢纽的角色,是嫁接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对于微观端的企业而言,资本市场对稳经济、稳金融、稳预期发挥着关键作用。日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如何在微观端进一步落实这一政策,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资本市场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资本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也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和企业运行状况,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
最后,从发展阶段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直以来,我国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比重严重不足,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低,无法为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正在逐渐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发展新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传统的融资渠道与具备高风险的创新型企业无法相匹配,必须进一步发展股权融资,让资本市场成为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推进器。另一方面,此次疫情带来的较长时期外部环境变化,也迫切地要求我们的经济增强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彻底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这样才能保障我国经济、供应链和产品链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