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聚焦 >> 正文

让“宅经济”行稳致远
2020-04-01 作者: 作合 来源: 人民日报

  “宅经济”是商家依托互联网提供新供给的一种积极探索。要解决“宅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疫情期间,“宅经济”快速升温,电商、外卖等线上平台订单量火爆,以往一些在线下提供的实物和服务消费,也开始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线上销售。有的购物中心把复工复产搬到网上,开启“云逛街”;有的销售商和中介机构把看车、看房等搬到网上,通过“云带看”开展预定销售服务;有的教育机构把课程搬到网上,在“云课堂”里帮消费者“充电”……“宅经济”催生的新型消费,成为消费市场新增长点。

  “宅经济”走热,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强大韧性。疫情期间,居民外出减少,汽车、家具、建材、家电、住宿、餐饮等行业和业态的销售和客流明显下降,但与此同时,网上生鲜、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药店”等逆势发展,展现了中国消费市场长期稳定和持续升级的大趋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增长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

  事实上,“宅经济”并不是疫情期间的产物,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中国消费市场出现。归根结底,“宅经济”是中国多样化、个性化消费升级大趋势下,商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化供给侧改革、提供新供给的一种积极探索。这些前期尝试不仅为“宅经济”在疫情期间的走热打下基础,也说明“宅经济”有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支撑,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当下,“宅经济”虽然满足了人们的一些新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比如,疫情期间,一些公司在利用“云办公”软件时发现,有的远程办公软件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经常出现掉线、杂音等情况,从而影响了线上会议的效果;一些学生家长在帮助孩子使用线上教育软件时发现,一些课程制作不够用心,只是把线下教学简单地搬到线上,导致学习效果打折扣;一些消费者在参加商场的“直播销售”服务时发现流程繁琐,影响了购买体验……只有解决好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宅经济”才能行稳致远,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部分物流企业发愁货源不足“吃不饱”

部分物流企业发愁货源不足“吃不饱”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采访发现,国省道路防疫卡口撤销、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港口等物流枢纽有效运转促进了物流行业复苏,但受制于多种因素,部分物流企业仍面临通行难、生存难。业内人士认为,疫情之下的物流行业发展面临新变局。

·大“动脉”通畅 全复苏存“梗阻”

混改“先进生”冲击整体上市

混改“先进生”冲击整体上市

“以‘创业合伙人’理念引入战略协同、深度契合的投资者,以员工持股绑定企业骨干人才,让他们带着风险金来‘打工’。”江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少雄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解读背后的密码。

·加强合规管理 推动法治央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