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闲时,吕朝乖和老婆忙完地里的活,总是要做些好菜开车送到市里的学校,让女儿吃吃家里的味道。吕朝乖的家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广西百色靖西市大莫村。
“现在打开家里的水龙头就是清洁的自来水,淘米洗菜方便得很。村里路也修好了,我还贷款买了车。女儿去年考上了靖西二中,这可是我们百色的重点学校,有70多年历史呢。去年我们村只有两个人考上,我女儿吕彩燕就是其中一个。”
吕朝乖一说起家里的变化就停不下来,自豪中透着感恩。他家所在的大莫村位于中越边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加上人多地少,资源短缺,是靖西市乃至广西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庄。现如今吕朝乖一家与村民们,都过上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
大莫村是边境少数民族村寨,三面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9.6公里,村民大多是壮族和苗族。整个村庄坐落在山谷中,蜿蜒曲折的沿边公路与高耸陡峭的悬崖相伴,房屋依山而建,中间是零星的农田,“九分石头一分土”。由于处于边境一线,大莫村基础设施欠账多:饮用水时断时续,“支起‘锅盖'看电视,要打电话得上山”,村里坑坑洼洼没一条像样的路,是名副其实的“老、少、边、山、穷”地区。
随着村里人口不断增长,靠种地吃饭的村民们,日子越过越艰难。2015年村里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0户108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82.8%。
吕朝乖也曾是外出打工一族,在广东打工期间,尽管他努力肯干,但文化水平低,又没有过硬的技能,收入很低,一家5口年人均收入不足2500元,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生活十分清苦。
2016年,深圳市对口广西百色、河池开展扶贫协作,深圳的帮扶干部们围绕“安边固民、兴边富民”主题,按照“整村统筹”模式,在大莫村先后投入粤桂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实施安居筑梦、产业固边、美丽边寨、照亮边境、情暖边关等“五个工程”,探索出一条边境扶贫的成功路子,致力于打造边境脱贫致富示范村。
林华兴是深圳市龙岗区派驻广西靖西市的挂职干部,挂任靖西市委常委、副市长,大莫村就是他挂点联系的贫困村。“扶贫就要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林华兴告诉记者,他和挂村的帮扶干部几乎每个星期都下到村里,挨家挨户做工作,逐个点位定项目,整合投入帮扶资金,帮村里修水池、拉水管、装路灯、建村路和通讯基站。
深圳援桂资金还在大莫村援建了千头规模的养牛场。借鉴深圳经验,大莫村成立了集体股份公司,引进深圳企业合作养殖,实现了“集体变公司、村民变股民”。工作队发动村民养牛种草,目前已动员村民种植牧草300多亩,村民产业覆盖率达90%以上。2019年全村贫困发生率降到2%。
吕朝乖也抓住机遇,从广东回到家乡种草养牛。全家种植了3亩牧草,把牧草卖给村里的养牛场,每亩地每年的种植收入从不到1000元提高到4000多元。他还饲养了5头水牛,养殖规模将逐步扩大。再加上平时到周边打临工,去年全家人均收入达到5300元以上,一家人住上了新装修的房子,还贷款买了一辆新车,打算通过边贸运输进一步增加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吕朝乖主动提出要脱贫出列。
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吕朝乖。(图片由深圳援桂工作队提供)
大莫村民族风情浓郁,如能进一步挖掘村里的民族文化,可以打造边境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增加边民持续稳定收入。林华兴告诉记者,大莫村拥有靖西市唯一的苗族屯,苗族文化传承保护得比较好,定期举办斗牛、斗鸟、芦笙演奏等苗族传统活动。“我们将把大莫村打造成具有现代化生活水准、又有民族特色的边境新农村,让乡村文化更有活力,让乡风文明深入人心。”
如今边境村寨旧貌换新颜。清晨,静谧的村寨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一栋栋崭新的楼房矗立在干净的街巷边。早起劳作的村民们,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随着养殖业的不断扩大,劳动力需求增加了。原来出去打工的“候鸟”们,纷纷回到大莫村发展,寂静的村庄又渐渐恢复了昔日的热闹,大家的口袋日渐鼓了起来,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味道。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像大莫这样通过帮扶脱贫的村庄,深圳市在靖西援助了60多个,在广西帮扶的村庄超过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