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合力复工复产 产业链复苏还需过“坎”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首页 >> 正文

政企合力复工复产 产业链复苏还需过“坎”
——珠三角制造业复工蹲点调查
2020-03-03 作者: 记者 车晓蕙 王攀 黄浩苑 荆淮侨 广州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之本,珠三角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占有重要位置。此番新冠肺炎疫情,对珠三角产业链影响几何?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哪些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连日在广州、东莞、佛山等地采访看到,在政府、企业积极努力下,工业企业复工率加快,特别是技术密集、智能化程度高的企业开工率、到岗率较高,但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散弱的企业开工仍旧受限,产业链复苏仍需迈过几道“坎”。

  2月27日,广州市倍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工人在额温枪生产流水线上作业。记者 邓华 摄

  企业各显神通 一企一策助防控促复工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相对于服务业,工业企业复工速度整体更快一些。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截至2月21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近4.2万家,比2月10日增加近3万家,复工率达82.2%。

  上好“安全阀”,企业正在逐步恢复产能。东莞市黄江镇台资企业正扬电子有限公司是全球规模靠前的汽车、游艇液位传感器、尿素传感器及仪表生产商。由于订单任务重,原计划1月30日开工,但按照政府要求一再延后开工时间,到2月10日有2880人复工,复工率达70%。正扬电子采取了严格的措施,要求回厂工人填报健康申报表,并通过电信APP查巡员工过去14天去过哪里。企业设置了隔离房,从湖北回来或坐车途经湖北的员工都在隔离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家企业生产线有序进行,除了戴口罩、测体温、消毒等措施外,食堂实行分批就餐,在餐桌上用自制纸板进行隔离,每人一个单位安静就餐。

  企业反映,地方政府入厂指导对帮助企业复工非常重要。东莞茶山镇聚集了100多家食品企业,2月10日起不少企业陆续开工。广东新盟食品有限公司是年产销额超6亿元的饼干生产企业,总经理潘结俭说,开工前对于如何防疫确实心里没底,1月30日开始茶山镇就派人来企业细致入微地教如何做防控,具体到食堂改造等,还专门租了一幢出租屋做隔离用,镇上也出台了免房租等实打实的政策帮助企业减负。

  记者走访看到,开工企业都在积极应对,各种“土法”“洋法”防控措施纷纷上马,有的在厂门口砌起消毒池,有的专门研发了喷雾消毒通道供员工出入,有的开发了手机APP用大数据掌握员工动态,有的采取“保长制”细化对员工管理,有的甚至在境外并购了口罩机厂……

  对珠三角地区来说,防控的重点在基层镇街和村,因为大部分企业都分布在镇村一级。记者采访看到,疫情之下珠三角各镇村都行动起来,各种防控措施布下严密的网络。顺德区龙江镇是个产业大镇,有超过23万的新市民,当地通过大数据掌握到全镇有湖北籍新市民1.2万人,有9000人回乡过年,对筛查出的523名重点人员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做到“一企一策,一人一档”,助企业有序复工。

  抗疫企业“起得早” 技术密集型复工率高

  记者调查发现,疫情冲击下,越是优质企业复工情况越好,同时受企业形态、行业景气度等因素影响,疫情也使珠三角企业进一步分化:

  一是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开工早,涉及面广。法雷奥市光(中国)车灯有限公司生产的车灯,是负压救护车的一个基础零部件。公司亚洲区总监罗经伟表示,工厂2月5日即申请了提前开工,第二天产品就入库,7日便送达到整车厂商。正扬电子也在春节期间接到了救护车尾气系统订单,并紧急投入加班生产。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珠三角产业链健全,此次疫情物资保障涉及面广,很多是非医疗类企业。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介绍,除医用口罩、防护服外,广东还将医用隔离面罩、红外体温检测仪、负压救护车等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管理,同时将这些物资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也纳入协调和服务范围,发动供应链上的企业积极复工复产。

  二是高科技企业轻装上阵,劳动密集型企业压力更大。位于高埗镇的民营企业站胜集团,在高埗镇有6个工厂,涉及鞋厂、模具、运动器材等多个领域,从复工情况看,越是技术含量高的复工率越高,如有346人的模具厂,至2月12日已有240人复工,到2月17日再有75人复工,已恢复生产能力的70%。而拥有4000多人的鞋厂复工率则只有30%。

  塑料瓶模具设备制造商广东星联精密机械公司目前正值订单旺季,公司总经理姜晓平表示,受人员流动限制,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影响很大。公司购买了安装验证设备,在出厂前做好检测,在线上指导客户自行安装,减少疫情对产品服务的影响。

  近几年珠三角企业加快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早布局早行动的企业在此次疫情中获得了更大的腾挪空间。群创光电公司佛山厂区人力资源负责人欧阳筱敏说,厂里7000多名员工都是分批返工,而几年前工厂有1.3万名员工,如果保持以前的规模,企业的风险就更大了。

  三是外资企业、优质企业复工率高。记者观察,一些外向度高的企业,由于日常管控到位,在此次疫情中复工率也更高。由于本身的劳保条件要求比较高,更容易对接现有防控措施,加之全球动员能力强,口罩等防控物资也更易获得。截至2月23日,东莞市有5791家外资企业复工,大中型外资企业复工率达到60%。其中,外资企业进出口300强开工率达91%。

  位于高埗镇的日资企业日本电产(东莞)有限公司生产低能耗、低噪音、小体积马达,订单到今年6月份都是饱和的,由于生产压力大,企业在春节期间有30%的员工加班,疫情发生后,企业通过自建小程序App对员工的交通、在家健康等进行排查,对不能回来的发告知书和慰问信让员工安心待岗,承诺工资和岗位。截至2月12日公司返岗人员已达65%。

  法雷奥公司是法资企业,在佛山分公司有808名员工,2月13日该厂有80%的人员复工,产线也开到了八成。东莞新盟食品公司总经理潘结俭说,因为有外贸订单,采购商经常对企业进行环保、劳保等的督查,口罩、消毒水等物资都要求有一个月的库存,这使企业对接防控措施更容易。

  企业承压重 产业链复苏“梗阻”待破解

  记者调研看到,伴随中央和地方复工复产政策加快推进,珠三角企业正在加速恢复生产,但由于制造业主体众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产业链复苏尚面临几大问题。

  ——延迟复工生产效能受限,供应链存“掉链子”现象。

  东莞市商务局调研员雷慧明介绍,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时间普遍延迟,短期来说对部分企业出口订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从目前监测情况看,订单下降约10%-15%。

  东莞正扬电子有限公司财务长李远飞说,企业原本计划1月30日开工,但因为疫情企业开工时间两次延后,而企业每延期一天就会失去500万元的产值。

  由于大量的中小企业复工难,人员流动受限制,产销脱节使得许多企业物料供应不及时、零配件跟不上、后期包装运输等都存在困难。“擎天柱”企业虽尚能维持运转,但产业链中“掉链子”现象仍然存在,使企业正常生产十分受制。

  ——多项成本上升,中小企业压力大。

  没有订单着急,有订单更着急。潘结俭形容此时是“开心的痛苦”,一是有工没人做,二是做好了运不出去。物流不畅第一表现在通关上,往常上午10点装车下午2点就能送到香港客户手上,现在要3天时间才能到。其次快递费用明显提升。除了运输费涨一成之外,各地交通管制政策不同。例如发东部某市的货,现在要求只能用当地的司机、当地车牌汽车,不允许拼车只能整车发货,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成本。

  人工成本的上升也让企业心里没有底。日本电产(东莞)有限公司年前公布的招聘计划里将新招员工的底薪提到2200元,但从开工的形势来,管理部负责人田碧荣说:“现在提高到2350元可能也招不来人,大家都缺工,抢人势必会造成工价畸高。”

  ——订单普遍延误 存在订单转移风险。

  由于延迟开工和产能不足,企业普通反映订单交付延误。李远飞说,企业订单是很充足的,现在就是受制于员工返程受阻,产能上不来。目前是通过与客户协商来调整订单交付的时间和节奏,如3月份产能还不能恢复,就有可能出现客户转移订单的问题。潘结俭说,“企业不怕亏一两个月钱,是怕丢了订单,丢了市场。”

  ——消费需求减少,产业链传导影响制造业。

  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终端消费需求大幅减少,一些企业也担心,当前尽管疫情形势正趋于缓和,但疫情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仍将持续,终端消费需求减少,会逐步沿着产业链向上传导,导致订单减少、存货积压、减产停产等一系列问题。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开展的“疫情对本地民营企业影响”专项调查中,表示会“缩减业务”和“暂时停产停业”的受访企业分别有21%和20%。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疯狂”的熔喷布

“疯狂”的熔喷布

在熔喷布需求端,口罩新增产能数量较大,部分厂商四处求料,抬高布价。近一个多月涨价15倍以上,形成十分强势的卖方市场。

·金融“组合拳”剑指农民工欠薪顽疾

抗疫复工“利器”凸显央企创新硬实力

抗疫复工“利器”凸显央企创新硬实力

研发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依托5G网络远程诊疗,北斗为“抗疫”大军指路,云防疫,云办公,云检测……这一系列抗疫复工“利器”背后是中央企业的硬核实力。

·深圳国资国企携手民企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