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执委会第146届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全面介绍了世卫组织与中方密切沟通配合、大力支持中国政府和人民抗疫努力的情况。
谭德塞在会上强调,目前各国应基于事实,科学理性统筹兼顾,采取令人信服的措施,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滥用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防范是必要的,但无需过度反应”。
在这次会议上,许多国家均对中国表达了赞赏。坦桑尼亚参会官员代表非洲区国家表示,正是由于中方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非洲才尚未出现确诊病例。德国代表赞扬中国行动迅速,及时分享信息,并与世卫组织保持密切合作。
美国对中国人民特别是一线医务人员的努力和付出表示赞赏,强调这不仅是保护中国人民,更维护了全球卫生安全。瑞士则表示中国的防控和诊疗措施堪称典范,愿意和中国人民一道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李松在会议上呼吁,国际社会要团结协作,以科学、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开展疫情防控,公正、客观、冷静、理性地看待新疾病,不要过度地、负面地、消极地解读,或者人为制造恐慌,干扰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大局。
当地时间1月30日晚,世卫组织发布消息,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几天来,多位世卫官员和专家均表示,这一举动是世卫组织应对重大疫情的常规做法,无须过分恐慌。
有世卫组织官员认为,在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的当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防范疾病及其他公共卫生威胁。为了维护地区和全球卫生安全,对全球性挑战进行全球性应对,世卫组织才设置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帮助各国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和管理,同时通过国际协作促进疫苗和药物研发。
有专家表示,中国和中国人民采取了有力和透明的措施并有望取得成功,只是鉴于这一疫情在中国之外的几个国家出现了病例,“认为有必要在国际范围内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以便让中国以外的一些地区更好地应对,同时也更好地获得必要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各国应该采取更多的交通和贸易限制措施。恰恰相反,无论是世卫组织总干事也好,还是紧急委员会也好,他们共同的声音,是充分肯定中国已经采取的果断措施及其成效,呼吁各国不要给国际旅行和贸易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从《国际卫生条例》的立法意图来看,世卫组织设置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机制的目的之一,正是规范各国应对地区或全球性公共卫生风险的做法和措施,使之尽可能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避免对旅行、贸易和经济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谭德塞强调:“现在重要的不是恐惧而是事实,不是谣言而是科学,不是污名化而是团结。”
自2007年6月《国际卫生条例》生效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共宣布过五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发端于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西非埃博拉疫情、巴西寨卡病毒疫情等。在这些疫情中,世卫组织大多不建议采取过分的国际旅行和贸易限制措施。目前,这些疫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总体看,主要疫情国也没有受到灾难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