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兴模式”塑造沿边金融新格局
2019-09-10 作者: 记者 孙韶华 潘强 胡佳丽 郭轶凡/南宁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广西东兴市与越南北部城市芒街只有一河之隔,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口岸城市。2014年,东兴市挂牌成立中国(东兴试验区)东盟货币业务中心,成为目前云南、广西两省区唯一一家专门为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边境一线设立的银行业务中心,并探索形成了人民币对越南盾的多家银行“抱团定价”“轮值定价”的“东兴模式”,实现人民币对越南盾的直接报价兑换。五年来,东兴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在金融领域取得明显突破,成为我国面向东盟金融合作的前沿窗口。与此同时,沿边金融改革的活水也正涓流不息,惠泽着中越两国民众。

  “快、稳、赚” 官方结算渐成主流

  傍晚七时起,中越边境上的广西东兴口岸涌起一阵热闹,周边商铺店员纷纷“卷铺走人”,而“恋战”的商贩还扯着嗓子吆喝叫卖最后的货物。忙碌了一天的越南商贩范氏月华,把所剩不多的越南波罗蜜收拾好,便开始清点当天新收的数千元人民币。

  范氏月华居住在越南芒街,四年前开始在东兴口岸附近售卖越南水果。“来买水果的几乎都是中国顾客,他们直接用人民币支付。”范氏月华说,所收的人民币可以在当地银行网点兑换成越南盾,“不换当然也可以,人民币在越南芒街以及其他部分地方都可以直接使用。”

  据东兴出入境检查站统计,去年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突破1200万人次,其中游客600万人次,居中国陆路口岸首位,旅游总消费104.75亿元。今年1月至7月,东兴口岸出入境客流量继续攀升,达706.77万人次,同比增长2.21%。上半年,旅游总消费62.15亿元,同比增长40.4%。

  庞大旅游消费带来了巨大的人民币与越南盾的兑换需求,多年来,不管是经商、旅游、工作,还是购物、探亲,一切都与“货币”息息相关。

  东兴边民何深庭曾是“地摊银行”的常客。过去,在人民币和越南盾不能直接兑换之前,中越两国边境地区衍生了“民间货币兑换机构”,因以地摊形态存在,被俗称为“地摊银行”。往往一个背着挎包的商贩,就能成为一个“地摊银行”的流动载体。

  何深庭的家庭,从其父辈起就开始跟越南人打交道,做着最原始的边贸生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改革开放以后,家族边贸生意在两国良好的贸易环境中做大,资金结算问题也日益凸显。因货物交易量大,大额现金交易难以为继,大笔贸易货款进出需要通过“地摊银行”来处理。“地摊银行”决定汇率,从结算资金中抽取相应点数作为手续费,何深庭家族按照此模式进行资金结算,由此维持了十多年时间。

  这对何深庭一家来说,仿佛是睡不踏实的一夜长梦,“资金安全难以得到保障,难免会担惊受怕。”

  1996年12月,中国农业银行防城港分行正式开办边贸结算业务,成为我国中越边境第一家开通人民币与越南盾两种非自由兑换货币直接结算的商业银行机构。至此,何深庭家庭的边贸生意结束了通过“地摊银行”结算的历史。

  作为东兴沿边金融改革的受益者和见证者,何深庭用“快、稳、赚”来评价农业银行的边贸结算:快——当天办结,当天到账,不影响生意人的信用;稳——国有银行结算渠道,资金安全,省心省力;赚——合理的汇率,减轻结算成本。

  促开放 打造面向东盟金融合作前沿窗口

  近年来,东兴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在金融领域取得明显突破,成为我国面向东盟金融合作的前沿窗口。如今,一场沿边金融改革的活水涓流不息,正惠泽着中越两国民众。

  依托沿边金融改革,东兴市自2013年启动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各银行的边贸人民币结算业务自开办以来,一直主要以个人为结算主体。”中国人民银行东兴支行行长唐一力介绍。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东兴市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达到1173.18亿元,占同期东兴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的53.74%。

  2014年,东兴市挂牌成立中国(东兴试验区)东盟货币业务中心,成为目前云南、广西两省区唯一一家专门为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边境一线设立的银行业务中心,并探索形成了人民币对越南盾的多家银行“抱团定价”“轮值定价”的“东兴模式”,实现人民币对越南盾的直接报价兑换。

  自2009年7月东盟被列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首批境外试点区域以来,中国已与东盟多国签署了双边货币交换协议、互设金融机构。目前,东盟国家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跨境人民币政策创新的目标合作区域与对象之一。

  如今,在距离口岸仅几步之遥的中国(东兴试验区)东盟货币业务中心,高悬的巨型电子显示屏像一块醒目的招牌,时刻向来往于中越边境的人们展示着人民币对越南盾的最新官方汇率。在这周边,正是曾一度盛行“地摊银行”的街巷。

  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让边境地区的商业银行看到一片“新蓝海”。近年来,桂林银行东兴支行等银行陆续开展人民币和越南盾现钞跨境调运业务。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末,辖内银行机构已累计完成10笔人民币和8笔越南盾现钞调运业务,金额合计分别为人民币1.16亿元和越南盾502.48亿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人民币和越南盾现钞跨境调运意味着广西中越双边本币回流机制真正建立,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深化沿边金融改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建门户 人民币业务创新步伐迈向纵深

  在东兴金融土壤萌生的诸多变化,正是广西大力推进沿边金融改革的生动实践。自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启动以来,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由2013年的1012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303亿元,年均增长率5.18%,结算总量达9715亿元,长期在全国西部12省(区)和8个边境省(区)中排名首位。

  广西大学副校长范祚军认为,东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广西毗邻东盟的优势有利于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选择使用人民币的比例将不断提高,这预示着人民币将为“一带一路”开辟一条新的投融资渠道。

  201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等13部委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要求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以推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与东盟的金融合作,服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

  广西连接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处于华南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结合部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同时,广西与东盟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人文相通、商缘相连、利益相融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在连续举办1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基础上,广西建设金融开放门户具有多重优势。

  数据显示,东盟连续19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和广西企业最大的“走出去”投资目的地。今年前7个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285.1亿元,同比增长13%,占同期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48.7%。

  东盟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地区,近四年来,中国—东盟贸易额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超过45%。2012年到2018年,广西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6.1%,2018年末广西存款余额接近3万亿元,贷款规模接近2.7万亿元,金融对经济的引擎作用不断地凸显。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范世祥说,广西将进一步夯实重大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保险综合创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跨境金融创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四大示范区”;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区域性货币交易清算中心、跨境投融资中心、跨境金融中介服务中心“四大中心”;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后台服务、财富管理服务、金融信息服务、金融交流培训“四大基地”;健全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现货交易、黄金产业交易、区域股权投资、区域产权交易“四大市场”。

  2019年是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开局之年,各项金融改革开放措施正如火如荼推进。记者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获悉,第11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暨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峰会,将于9月21日在广西南宁市拉开帷幕,论坛将以“共建金融开放门户,共享金融合作未来”主题展开研讨,不断增强与东盟的机构互设、资金互融、货币互兑、监管互动、人员互联和信息互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换锚”进行时:银行定价能力面临大考

“换锚”进行时:银行定价能力面临大考

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贷款利率下降会对银行的息差、盈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整体影响有限可控。长远来看,息差收窄将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较大挑战。

·民企“大块头”探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