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聚焦 >> 正文

以新格局引领未来:金融力促区域协调发展
2019-08-28 作者: 来源: 金融时报

珠海市民早上在家中吃完早餐,上午能到香港约见客户,下午再去趟澳门考察,傍晚还能赶回去和家人共进晚餐——一天跨越三地,因港珠澳大桥成为现实。2018年10月24日,历时9年建成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让港珠澳三地的陆地通行时间从4个小时缩短到30分钟。

今年2月,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大湾区经济发展蓝图展开,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正谱写壮阔新篇章。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金融业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坚实力量。

以创新奏响大湾区互联互通主旋律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以全国0.6%的土地集聚了4.9%的人口,创造了12.2%的经济总量,承载着未来中国经济的想象和期望。大湾区内,基建与产业升级催生出旺盛的资金需求,金融体系尤其是商业银行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将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富有活力及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既是先决条件,也是有力支撑。作为粤港澳地区互联互通的“脊梁”,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及三地口岸、连接线共投资1200多亿元。在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背后,有着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坚实担当的身影。

2009年1月,港珠澳大桥项目启动招标程序。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优惠的信贷条件和粤港澳三地一体化服务优势,中国银行(3.540, 0.01, 0.28%)获选港珠澳大桥主桥项目唯一贷款牵头行,负责大桥主桥项目贷款和备用循环贷款的融资安排,并为项目筹备、建设和运营提供整体金融服务。作为牵头行,中行自身累计投放金额超113亿元,占银团比例超52%,并克服困难,统筹银团资金及时到位,有效保障大桥建设资金需求。同时,该行发挥跨境优势,创新提供30亿元跨境人民币贷款,这是国内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首次引入跨境人民币贷款资金安排。

作为大桥的第二大贷款行,邮政储蓄银行也为全力支持这一“世纪工程”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总分行联动,紧密沟通协作,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审批。考虑到工程的特殊性,邮储银行还为港珠澳大桥量身定制了一份独特的贷款方案,采取“15年—10年—10年”的分段式利率方案,为工程提供固定资产贷款授信额度31.82亿元、备用循环贷款授信额度4.19亿元。

据悉,目前,邮储银行已对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深中通道、珠三角城轨项目、广州地铁项目、广东电网、中广核高风电等41个大湾区重点项目进行授信,授信金额合计超1000亿元。

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主旋律,为此,大湾区内,“金融+创新”优势在金融业不断发酵。

早在2018年7月,中行就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设计了“支付通”“融资通”“服务通”三大产品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助力。今年3月,中行率先获批在香港推出“大湾区开户易”,自此,香港客户无需亲自前往内地,即可便捷办理内地中行个人II、III类账户。同时,工商银行(5.390, 0.00, 0.00%)也推出了“跨境企业通”服务,为企业提供“足不出港”的跨境远程代办工商注册登记服务。另外,工行还以广东自贸区推出本外币跨境业务创新试点为契机,在人民币信贷资产跨境转让、金融产品跨境投资、资金互存拆放等业务领域开展试点创新。

除此之外,大湾区内的商业银行正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信息透明共享的特点,实现在风险可控下更高效率、更快速度的金融创新和扩大开放。

2018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在深圳正式上线试运行,该平台致力于打造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开放金融贸易生态。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的共同推动、协调和组织下,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联合中行、建行、招行、平安、渣打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过近两个月的封闭开发,成功实现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项目一期预定目标,建成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贸易金融底层平台,在平台上可进行包括应收账款、贸易融资等多种场景的贸易和融资活动。同时,平台为监管机构提供了贸易金融监管系统,实现对平台上各种金融活动的动态实时监测。

以绿色金融之力呵护大美长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作为母亲河,长江见证了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她却一度因开发过度而“生病”。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为长江“治病”开出良方。随后,《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发布,长江生态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同年,中国金融体系建设也迎来“绿色”升级。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顶层设计和制度基础快速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初步形成,为长江大保护源源不断注入“绿金活水”。

上游重庆、中游湖北、下游江苏……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以绿色金融为器,奏响了新时代的“长江之歌”。

国家开发银行围绕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积极开展工作。今年前5个月,发放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贷款1822亿元。截至2019年5月末,国开行在长江经济带覆盖的上海、江苏等11省市本外币贷款余额超过4万亿元。

农业发展银行近年来聚焦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城镇黑臭水体整治、长江沿岸生态修复及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尾矿库综合治理、长江干线码头规范提升、农业和农村污染防治、村镇污水垃圾处理等领域。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已累计入库长江大保护贷款项目203个,融资规模达875亿元,项目区域覆盖了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所有县市区,为造福一方水土作出了贡献。

作为国内最早探索实践绿色金融的商业银行,兴业银行(17.260, 0.09, 0.52%)发挥集团绿色金融综合经营优势,为推进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金融支持。兴业银行在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4097.69亿元,走出了一条“寓义于利、由绿到金”的特色发展道路,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环境协同发展。

“目前,我们绿色金融支持的项目可实现每年节约标准煤2984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8422万吨,年节水4.10亿吨。”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表示,截至2019年3月末,兴业银行已累计为17636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18584亿元,融资余额8861亿元。

以科技驱动绘雄安“未来之城”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工地,机械轰鸣,封闭运输车来往穿梭。这是自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安设立国家级新区后,第一个开工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个多月过去,土方工程全部完成,桩基工程完成97%,雄安站可望明年底建成。

“今年,雄安新区确定了6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3000亿元,已经开工20个。目前,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已准备进入立项程序,力争年底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实现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半小时’、至北京金融街‘一小时’的通达目标。”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近日透露了雄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最新进展。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经过两年多有序、紧张的工作,雄安新区一系列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时值新中国成立70年华诞,备受瞩目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正从蓝图走向现实,雄安新区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

面对这样的大格局,金融机构布局日趋完善。雄安新区成立后,各金融机构纷纷对接新区,金融机构种类和数量双提升。工、农、中、建、交雄安分行陆续开业,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积极谋篇布局。截至今年2月末,雄安新区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共有网点150个。

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新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中发挥了资金引领作用。截至今年4月,国家开发银行已对雄安新区起步阶段重点建设项目授信超过300亿元。该行为连接北京和雄安的交通大动脉京雄城际铁路授信83亿元,助力首都北京和雄安新区实现半小时直达;为“千年秀林”工程10万亩苗景兼用林项目授信27亿元,全力支持雄安新区打造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此外,针对雄安新区起步阶段不同资金需求,国开行提供了多种金融产品支持,与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雄安集团积极沟通,推动完成雄安集团200亿元永续债注册及首期6亿元发行工作,实现新区在公开市场的首次亮相。

大型商业银行倾力投入,支持了京雄城际、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万科、中交融资租赁等入区企业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中行已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551个,贷款余额2802亿元;为雄安新区项目及入区企业批复信用总量2000多亿元。

“无改革创新,无雄安价值”,雄安新区承载着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全国样板的重要历史使命,高质量建造一座“未来之城”,打造世界级高端高新产业,金融科技成为有生力量。

新区金融机构加大科技创新研发力度,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与金融科技成果已在雄安新区落地,从助力新区建设的“区块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合理匹配劳动力资源的民生服务平台到住房租赁交易平台等,金融机构全方位参与。智能机器人、智慧银行、“刷脸取款”ATM机、“刷脸购”等一系列高科技、智能化金融服务在新区运行,改变了新区成立初期传统金融为主的服务模式。

今年5月,工行全资金融科技子公司工银科技落户雄安新区,首家落户新区的银行业金融科技公司总部,成为雄安新区金融科技发展全面起航的重要标志。同时,雄安新区管委会正式启动运行雄安征迁安置资金管理区块链平台,将应用工行区块链技术,实现征迁原始档案和资金穿透式拨付的全流程链上管理。未来,工行还将成立“工银雄安数字金融实验室”,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数字雄安、智慧雄安。

为支持“数字雄安”建设,中行则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资金搭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政府监控、项目管理、金融服务的无缝对接。同时,中行还与中国雄安集团、英国金丝雀码头集团共同签署《关于雄安新区金融科技城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助力新区建设“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金融科技中心。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新起点上,可以预见,以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的京津冀和珠三角,将与长三角城市群呈现出“三连星”布局,并将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领航”重任。而金融作为重要引擎,也必将在未来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上大有作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民企“大块头”探路高质量发展

民企“大块头”探路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部分省市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四川国企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四川国企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面对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四川国企改革发展开启了新的征程。

·改革唤醒内生增长 长虹涌现多个产业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