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皮肤感测到智能扫描,从经验判断到数据分析,从传统生产线到数字化一体工厂,这是记者近日在广西多家企业采访时发现的新景象。近年来,广西不断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升级,通过发挥国有重点企业引领作用,以现代技术提质增效,一枚枚数字产业与制造业融合而成的“产业新茧”逐渐成形,广西制造业的一场“数字蝶变”正悄然孕育。
柳工的无人装载机正在铲装。记者 范超 摄
人人都是检验员 数字化改造初见成效
数字终端对准一箱零部件“嘀”一声,就完成了此前从填单到核对再到录入系统的所有步骤,这是近日记者在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挖掘机生产厂看到的情景。
进货检验员冼曦说,为了维持产品线正常生产,此前每批原材料和零部件不仅需要认真检查,填写各种纸质表格,还需要往返办公室和厂区进行系统录入,每日用于填写表格和录入系统的时间就超过4个小时。而且回到办公室录入系统数据会影响厂区的进货检验,一旦时间太长,还会造成进货积压,影响生产线持续运转,压力巨大。
冼曦边给记者展示手持数字终端边说,自挖掘机工厂进行数字化改造以来,填写表格和录入系统只需轻轻一扫即可完成,所有信息会立即同步给整个系统环节,不仅每天节约了超过50%的填单和系统录入时间,还使得人为错漏大大降低,提高了整条生产线的效率。
挖掘机整机入库检验员曾世强认为,数字化改造除了工作方式的转变外,更重要的是工作理念的转变。此前生产线所有环节都是“画地为牢”,自我设限。例如生产的不管质检,觉得可以依靠最后一关检验,但只靠最终环节难免百密一疏,最终可能影响产品的稳定性。而今人人都是检验员,每个环节的操作都是实时录入系统,所有操作可追溯,万众一心正是数字化工厂的精神面貌。
柳工挖掘机厂的数字化改造只是当前广西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缩影,广西玉柴机器集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数字化改造均已初见成效。在一批企业引领下,产业的数字化转变正在广西各地悄然展开。
广西南宁市,数字广西集团正会同华为的人工智能专家团队对南南铝业、东亚糖业、桂林海威电子科技等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方案的各个细节仔细核对。
数字广西集团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金海若说,作为广西国有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平台,数字广西自成立以来,按照“一主体、三平台”的战略定位,积极引入外部数字产业资源,加快广西制造业与数字产业融合发展。当前,依托华为的人工智能云的资源和团队技术,数字广西正会同众多合作伙伴针对当前广西传统产业、高端制造业提供转型支撑和服务,提升生产管理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金海若说,以东亚糖业为例,此前甘蔗进入生产线完全依靠人工进行筛选,每日上万吨的甘蔗靠人工辨别不仅工作量大,时间长,准确性也难以保证。在煮糖环节,时间和温度等的把控也是依靠老师傅通过经验控制,细微的差别都会造成产品的稳定性出现波动,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当前通过数字化改造,将筛选和辨别的依据输入系统,依靠各种探头进行把控,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较好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产品线运行效率。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2018年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广西深入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
广西围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结合广西实际情况编制了智能工厂评价体系,为开展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还鼓励企业加快建设“智能工厂”,提高MES、ERP、PLM和机器设备网络的互联互通集成能力,形成联网协同、智能管控、大数据服务的制造模式。
驾驶室空无一人 市场新蓝海加速开拓
一台重型装载机驾驶室空无一人,却在场地上快速行驶,铲装、抬升、运输、卸货完成得有条不紊。这是记者在柳工国际工业园看到的情景,也是柳工最新研发的超视距操作装载机系统的实况测试。
柳工总裁助理罗维说,产品虽然预计今年9月左右上市,但现在已经接到了大量来自港口、采石场、钢铁企业、武警等有特殊环境作业需求单位的问询。
罗维表示,超视距操作系统能够在网络覆盖的情况下让机械驾驶人从任意地方对机械进行驾驶操作,同时还实现了智能铲装,这个过程不需要人参与,机械可自动判断物料的特性后,自动计算出所需的档位和插入角从而完成铲装过程,在应对港口散货船卸货粉尘、危化品事故处置、地质灾害救援等驾驶人不宜进入的特殊作业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罗维说,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智能化工程机械上,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柳工与国内外多家科技企业正在开展合作。当前除了超视距类工程机械即将推向市场外,无人操作系统也正紧锣密鼓研发之中。
罗维认为,产品智能化是未来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市场的新蓝海。产业数字化不仅包括生产数字化,还包括产品数字化、营销与服务数字化以及管理数字化。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在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作业效率、缩短产品交付期、开拓市场新蓝海等方面作用显著。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正加快推动产品数字化进程。近年来,陆续推动了广西移动与玉柴集团合作成立基于5G网络的“工业智能制造实验室”,通过工业设备AR点检、智能巡检机器人、产品质量实时智能检测等前沿技术助力打造智慧工厂。推动“柳州智能网联示范区”项目,建成了5G、V2X、远程驾控、无人驾驶四位一体的公开测试道路,进一步推动无人驾驶、5G等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在实际场景中应用智能网联技术。
数字广西集团董事长刘洪说,当前数字广西与华为公司正开展人工智能项目推广应用,共同推动东亚糖业、南南铝、来宾发电等一批人工智能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加速人工智能项目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广西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流动资金有限 降成本尚需各方赋能
成本高、见效慢、人才匮乏是当前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瓶颈,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自身力量薄弱,难以独立支撑数字化改造的大量费用和漫长周期,广西在政策支持和发挥国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方面仍需持续发力。
“即使知道数字化改造后生产效率和成本都会有明显改善,但企业流动资金很难覆盖巨额的系统研发和生产线改造费用。”一家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主向记者表示,不改造可能发展困难,改造却可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刘洪认为,除了提高政府支持力度、开拓融资渠道等传统方式,降低数字化改造成本也是必要的一环。为此,数字广西正与阿里、浪潮等工业互联网企业密切合作,加快推进一批广西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落地。同时,以落地项目成熟经验为契机,依托工业互联网,共享数字改造最新成果,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平台引领作用,将极大减少中小企业进行类似改造的成本。
业内人士建议,除了企业自身努力以外,政府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尝试探索建立数字化转型产业基金,综合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各方之力,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订单为主线,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加速传统制造业转型速度。
记者了解到,广西制订了《广西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数字广西正会同浪潮集团打造一个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广西工业互联网建设赋能,让广西在平台建设、标杆培育和解决方案打造等方面不断突破,使得众多缺乏技术实力和资金薄弱的中小企业也可依托成熟的数字化发展成果,以更低的成本快速实现数字化产业转型,最终实现广西传统制造业的“数字蝶变”。